6 你到底有没有资本
摘要
- 不能够心平气和地被判上无期徒刑的资本,就别假装资本混迹江湖了。
- 投资知识,经验,智慧,几乎只能从实战中获得————书上写的,牛人讲的,都跟你没关系,因为只有那些东西在你骨子里生根之后再发芽且不夭折而后还要等上很久才会茁壮甚至茂盛。。。。
- 直接将年收入的10%-20%判死刑是最简单,最直接,最粗暴最有效的操作方式。
- 投资,尤其是“好的投资”,一定是“舍我其谁”的活动。
- 关于资本的思考,一旦开始就不应该停止。
- 痛则通。
- 钱本身顶多可以算作资金,而它要想成为有效的资本,还有需要至少另外三个因素:
- 资金的金额大小
- 资金的使用时限
- 资金背后的智慧
- 其实,投资的重点并不在于盈亏绝对值大小,而是在于盈亏比例大小。这一点格外重要。看相对值,而不是看绝对值。在同样的投资环境里,用一万元作为本金盈利50%,和用10万元作为本金盈利15%,前者的成绩优于后者,或者稍微专业化一点的说法是:前者的资金效率高于后者。
- 很多人嘴上挂着的投资,其实本质上和赌博并没有差异。
- 因为他们并没有做过任何调查,也没有自己的投资观念。如果问他们为什么选择好了这些股票,很多人的答案也多半是:听朋友介绍的,看专家推荐的,内部消息。。。。
- 如果你看到了那些在股市中加了杠杆,发了大财的朋友,请不要羡慕。不放顺手可找一些加了杠杆赔光了的反面案例,给自己降降温。这些人只是赌徒的两个极端。 我们这里想要讨论的投资,而不是赌博。所以如果羡慕那些在股市中赌赢的人,不妨去买彩票,这样的效果相同,并且还节省了你的时间。
- 最终你会发现,给自己的资金“判个无期徒刑”的人,实际上是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智慧,所以他们有资格站在资本背后————而他是否最终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投资人,那只不过是早完的事情,首先因为他已经起步了;而且还相当于早已“赢在起点”,因为最初那个“给自己的资金判上了个无期徒刑”的行为已经为他日后能够养成“长期深入思考未来”的能力打下了最殷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底子,很多的技巧根本就用不着了,很多的陷阱自动消失了,很多的无奈纠结瞬间烟消云散。。。。。
- 比如同样是读大学,有些人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所以暂停了赚钱的业务,回到了校园。有些人则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考个研究生,继续在学校里躲避两年。 在外人看来同样都是在读大学,但是一个是主动选择,另一个是被逼无奈,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当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果。 但是如果仔细思考“很想要却不能够”与“可以去不一定要”之间的差异,你就会发现想通的表象下面隐藏的更本质的区别。
- 我是一个不相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人。
准确地说,这个世界不存在“错过的机会”,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那么那些所谓的机会并不属于你。你发现的也只是因为看到了许多准备好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抓住了机会而已。
如果你准备好了,你会发现原本在别人眼里称不上机会的事情,都有可能变成你的机遇。有的时候,甚至不是你抓住了机会,而是机会主动过来找的你。
所以能够称之为机会的前提是你能抓得住。不然那只是别人的机会,而不是你的。
文章逻辑
- 用砖头和房子来比喻,说明资本不仅仅是钱。
- 带出资本三要素:解释资金大小对大众的误导,判无期徒刑的资金和资金后面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 最后提到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投资一定靠自己这个过程不能跨越。
- 投资不是赌博。
- 要主动选择。
一句话概括
10%——20%的资金要判死刑,并通过智慧把这部分钱放在好的死刑监狱里。
7 什么是落后
摘要
- 乌比冈湖效应
- 邓宁-克鲁格效应:比如那些平时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人,最容易瞧不上别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只不过自己不屑于去做而已。反倒是那些真正处于处于领先位置的高手会格外的谦虚,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到达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么,付出什么,自然也就不会盲目骄傲。
- 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 想要打破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的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你马上就会抛出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转而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事。
- 在大数据面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是没用的,万分之一之后就是落后的,都是被研究、被引导、被赚取的对象---这很残酷,但知道比不知道好,虽然痛苦,但还有希望,因为你会银耳那痛苦而挣扎,还有希望;不知道很惨,没有痛苦,却也已然没有希望,几乎等于已经死去。
- 实际上,能否拉开差距都取决于你是否硬着头皮把最难的部分啃下来。
- 有时候,仅仅比别人好一点点是没有用的,必须强很多才能体现明显的优势,例如,很多人都会一些英语,能看一些小短文,拽几句口语,发一句英文的朋友圈,但很少有人能把一本英文原著看下来,很少有人能与外国友人谈论哲学与文化,很少有人可以写一篇英文文章。
- “快要领先”和“真的领先”可能相差很多,既然你已经觉得快要进入前20%,不如等待自己的想法被验证了以后再“跳上下一个平台”。
- 邓宁-克鲁格效应
文章逻辑
- 从开车技术自我感觉带出乌比冈湖效应,顺带说下邓宁-克鲁格效应。
- 感知世界的周遭是非常局限来说明几个线,甚至二八定律里的20%也不够。从反面举例说明有些人“比下有余”的心态。
- 进一步说明,在互联网时代,感知范围的变化,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
- 感知范围的变化,让人产生激励和阻碍。用考上清华、产品经理、李翔商务内参例子举例说明百分之一可能就落后了。
- 最后用文章打开率说明问题。
用一句话总结概括:
在互联网时代百分之一就是落后了,要有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