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们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鼓励莘莘学子努力读书,因为考取功名是改变命运唯一的方式;物质匮乏的时代,书是打开我们眼界的工具,阅读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不同故事,可以扩充我们生活的容量;如今时代已然不同,网络飞速发展,阅读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倒是了解一些新鲜的事物,随时掌握手机里的讯息更重要。人们正在逐渐远离阅读的时代。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作者为了回应《新周刊》在2003年9月说这个时代无书可读而编著的,该书贯穿古今中外,收集了很多作家和收藏家的趣事,这更多的是一本关于书的故事的书。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些人与人相处的技巧,也可以找到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阅读对于现在的我们,似乎可以提高情商。
一、学习回答问题。
比如书中提到,拥有一定规模藏书的人都曾经遇到过的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本书甚至有五六篇文章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的书你都看过了吗?”翁贝托·艾柯在《为你的藏书辩护》这篇文章中给出了几个经典的答案,第一个回答是,“当然,每一本我都读过,不然我为什么要花钱买它们呢”,第二个则更高一层,“不,我看过的书太多了,比这要多得多”;我认为第三个更高明,“还没呢,这些是我月底前必须看完的,其他的全留在办公室了。”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并不了解书籍收藏者或者这个行业,但这个问题却足以让书籍收藏者为难,以上这些这些回答显然要比略显尴尬的微笑默认更好。
如果以后有朋友看到我书架上的书问我,“这些书你都看了吗”,我就会直接告诉他:“当然看完了,而且有些书我看了不止一遍”。
再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大家在飞机上从来不会对空姐说表示感谢。仔细回想,确实如此,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奉献,尽量少麻烦别人,我们习惯于为别人提供服务,但当别人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时候,就会比较腼腆,并羞于表达感谢。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再乘飞机,都会对空姐说一声“谢谢”,有时候声音也会稍微大一点,万一能够感染到旁边的人呢?以此类推,在坐火车的时候、在便利店、在餐厅,对很多为我提供服务的人,我都会尽量多说几句“谢谢”。虽然提供服务是他们的工作,但在表示感谢的时候,我学会了感恩,也学会了尊重,收获的其实是自己。
二、学习退一步看待问题。
在《谈谈老书》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自己小的时候喜欢去叔叔的书店看书,看完书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座墓园,这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是很恐怖的,尤其是晚上。后来作者想到了一个可以驱散恐惧的方法:闭着眼睛走这段路。孩子的世界比较简单,看见的就是全部。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一些奇葩的人和事,比如不排队也不讲理的人,比如小气又懒惰的同事,比如有点难相处的房东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也不愿意计较,但就是觉得咽不下一口气,在这种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闭上眼睛不去看,关上耳朵不去听呢?争吵很多时候只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而已。《色眼识人》里也有一个例子,绿色性格的老公,在黄色性格的老婆找自己吵架的时候,会自动失聪,一方沉默了就不会有争吵,这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如果两个人都是黄色性格,肯定免不了三天小吵五天大吵的局面,难怪乐嘉老师说绿色平和的心态是很多人修炼一生所追求的。
当我们与周围的摩擦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退一步呢?退一步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进一步也解决不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退一步吧,就当修炼自己。
三、学习正确的对待生活的态度。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最后的赛跑》,收藏家詹先生在遗嘱中表示:他所有的画作、出版物、书--一切曾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的东西,全都不许委托给冰冷的博物馆收藏,不能让这些宝贝躺在博物馆里,供并不在行的游客参观,这些东西应该在拍卖会上分散给那些成功竞拍的人,让其他人也可以体会他曾经体会过的渴望得到这些东西的热切心情。
如果把书捐给博物馆,书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供人参观,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只要能够给人带来快乐,书应该在该在的地方,时代在变,但伟大人物的思想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这个故事的寓意跟我们之前读的《断舍离》所表达的意思有点类似,物品要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之前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每个礼拜都会买一束鲜花,邻居看到了,总会冷嘲热讽几句,什么买花比较浪费之类的,作者也只是笑笑。作者觉得下班回到家,闻到满室花香,这种幸福感很值得。现在我的房间里经常也有一束鲜花,阳光灿烂的午后,泡一杯茶,闻着花香,心情也舒畅起来了。
当然了,生活远不止这些,书籍也一样,作家们通过他们的创作为这个世界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某种价值--而这种价值永远都会得到人们的肯定。我们通过阅读了解这种价值,并学习他们的智慧,让我们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