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7周二晴Day229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 D372
《中庸》第26章
【原文】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4],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5]而尽也: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7]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11],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
[1]息:止息,休止。
[2]征:显露于外。
[3]无疆:无穷无尽。
[4]见:显现。章:即彰,彰明。
[5]一言:即一字,指“诚”字。
[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
[7]斯:此。昭昭:光明。
[8]华岳:即华山。
[9]振:通“整”,整治,引申为约束。
[10]一卷石:一拳头大的石头。卷:通“拳”。
[11]不测:不可测度,指浩瀚无涯。
[12]“维天之命”句: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语气词。穆:深远。不已:无穷。
【译文】
极端真诚是不可能有止息的时候的。没有止息即可以保持长久,保持长久才能显露出来。真诚只有显露出来,才能悠远,悠远便可以广博深厚,广博深厚才能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最大作用就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则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就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才能与地相比,高大光明才能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可以永无止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即便不显现也能很明显,即便没有活动也会有所改变,无所作为也能有所成就。
其实,天地间所有的法则,都可以用一个“诚”字进行概括:诚本身就专一不二,所以孕育出不可估量的万物。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讲述的天,原本就是由一点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又需要靠它维系,能够覆盖世间万物。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地,原本不过就是由一撮一撮的土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逐渐广博而深厚时,便成了像华山那样高大巍峨的崇山峻岭,可以容纳众多的江河湖海,能够承载世间万物。
今天我们所讲述的山,原本不过就是一块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最终聚积成高大无比的山。草木在上面茂盛地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还有可能储藏着各种宝藏。今天我们讲述的水,原本是一勺一勺的水最终聚积到一起,形成了浩瀚无涯的河流和江海,蛟龙鱼鳖都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珍贵物品也在里面繁殖。
《诗经》中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如此看来,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更是纯真无二!”这大概也是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根本毫无止境。
【读解】
生命不息,真诚不止。这是儒学修身养性的根本要求。这种品德不仅不能隐藏,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使其达到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的地步,从而能够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这便是天地间万物生息的法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有真诚的追求,最终才能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终极目的。这就让人不免联想到诗人屈原在《橘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质上这是一种巨人哲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英雄主义。
《中庸》第27章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1]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7]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谓与?
【注释】
[1]洋洋:盛大,浩瀚无边。
[2]优优:充足有余。
[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
[4]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
[5]其人:指圣人。
[6]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
[7]凝:凝聚,引申为成功。
[8]问学:询问,学习。
[9]倍:通“背”,背弃,背叛。
[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大雅·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万物休养生息,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等待着圣人实行。所以说,如果不是德行极高的人,就不可能成就极高的道。因此,君子既尊崇道德修养又追求知识,达到了广博的境界反而再次钻研那些细微之处,洞察一切之后又重新奉行中庸之道,不断温习已有的知识以此来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因此有德行的人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处于低位却不自弃。当国家政治清明时,有德行的人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当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中也记载着:“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读解】
这一章仍然盛赞圣人的处世之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更深层次的重要问题。
首先就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众所周知,德行不够,就不可能成就极高的道,所以君子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等到知识达到广博境界也不放弃对精微之处的钻研,洞察一切同时也会奉行中庸之道,温习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以此来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尊崇礼节法律”。
朱熹认为,这五句话“大小相资,首尾呼应”,基本上贯穿了圣贤的主要精神,要求学者们专心地进行研习。其实,这五句话所论证的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
假如我们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否就真正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修养是我们主观方面的准备,要想实现圣人之道,就需要“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也就是说即便身居高位也不能骄傲,处于低位也不能自弃,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至于所谓的“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与孟子所宣传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对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和适应。反过来说,这也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手段。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还是应该“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宋代的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文正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