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打开微信,看到群里发出的好消息,5月份的世界思维导图锦标赛结果出来了,我通关三级并取得相对高分,那一刻我相信了坚持的力量。
接下来,将本次考级过程做个复盘,纪念我对自己又一次成功挑战,也供接下来要挑战的勇士们参考。
一、学习思维导图要有明确目标
初次接触思维导图是2017年下半年,因为工作以及自身思维训练的需求,在寻找高效工具程中链接到了《思维导图》这本书,开始关注思维导图电脑绘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去。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意识到,仅是电脑绘图并无法真切体会到思维导图与普通思维框架的本质区别,更多是看到了共同点,对它们差异也只是停留于理论层面,不能通过经验更清晰化。浅层次的理解与非规范使用让我与思维导图之间始终犹如“隔岸观花”,朦胧、不紧要。
直到在自我管理主题阅读时链接到萌姐,进一步链接到了导图郡主才有了一次决定性瞬间,开启手绘思维导图之旅。并通过调整我的阶段性目标,将手绘100幅图定为思维管理的其中一个小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密集地训练自己将大脑可视化的技能,觉察自己思维的优劣,提升思维品质。
二、练习过程要信奉刻意练习
确定目标之后就是马上行动了,做一个行动派一直是我给自己的标签,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学习方面,我都主张“说不如做,想到不如做到”。
因为有100幅手绘图的目标,我只需要刻意练习逐步养成习惯就好了。
所以,手绘思维导图这条路上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充分理解“刻意练习”到底是什么?如何做?怎样做?
具体是什么大家可以去看《刻意练习》这本书,在这里我只说体验,不讲理论。我认为刻意练习的出发点是有效达成理想目标,归宿就是好习惯的养成。
坚持刻意练习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时间与精力的有效安排与持续付出。
说“有效”,就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一部分时间用在思维导图这一件事情上。如果真的想学成思维导图,就应该把它当做硬本领去修炼,需要专注地投入。
作为职场宝妈,也是一个专注于自我管理的人,这个安排对我来说没难度。因为早起的时间属于我的工作,晚上的时间属于我的儿子,正常工作时间处理工作与学习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了中午午休的时间来完成一幅图。
放弃午休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存在一定难度,一开始我各种不适应,但几幅图下来,我发现原本以为会很疲乏的大脑并没有迟钝,反而帮我成功突破了大脑那个最为混沌的点,转而清晰起来。这个时候,我体会到手绘图的一点好处——多色彩与灵活的线条按摩了我的大脑,它喜欢,所以它开心,所以它变得活泛。
说“持续”,这是很多练习思维导图小伙伴们的拦路虎,也是习惯养成失败的直接原因。我认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出了问题,也不能简单说你的意志力不好。这时候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手绘思维导图到底为了什么?
2、它对我的生活已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如果是不好的影响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目标确定,如果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接下来具体执行的过程会出现反复甚至中断,这一点不用多说什么。
我想很多人敢于迈出第一步,走上这条路,目标定位基本没什么问题,第二个问题可能性明显些。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一开始,新鲜感、征服欲与他人大方的鼓励赞赏刺激了我手绘的热情,一天能画两三幅“精品”,这就消耗掉约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常常到深夜,严重打破了我已经稳定好的平衡状态,一旦这个平衡所维持的节奏被打破,随之而来就是各种问题与焦炉情绪的产生。
好在,我马上觉察到这个问题,马上重新回看我的总目标,并调整着手阶段目标与计划。之后,固定在每天一幅精品,每幅图2小时以内,并尽量将其融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去,一幅图实现多个目标事件,尝试多任务管理。比如文言文背诵思维导图、演讲思维导图等,既完成了工作又实现了一次自我提升。
按照这样的节奏每周刻意练习5幅精品,周末休息酌情绘制简图。在绘图到20幅的时候,我完全摆脱了依赖百度找图的问题,速度快速提升;在画到40幅左右的时候,自己的大脑有被解放的感觉,不再受制于材料内容,可以轻松自如地将文字快速转换为图;上个月做听记的某一个瞬间,我领会了做思维导图的主人的快感,不在受制于规则与时间。
总归一句话,习惯养成的效果应该犹如一日三餐,不再问“为什么要吃”,而是自然而然去吃。不将手绘思维导图这件事情特殊化放大处理,而是日常化渗透,让它成为平衡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点,而不是支点,你做到了,就不会总纠结了。
习惯早已养成,回溯过程云淡风轻,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是实实在在的矛盾与挣扎。但每一个想要就此停止的瞬间,坚持住了都是一个突破瓶颈迎来新的成长与进步的契机。
说回刻意练习,意识到过程的挣扎与反复,还需要正向持续的激励。这种助力习惯养成的有效反馈既包括了一般所谓的物质奖励,也包括行为满足,自我实现的快感。
我选择的方式是将我每一幅作品发到社群、朋友圈、微博,并@老师、小伙伴,#思维导图相关话题,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获得小伙伴们的鼓励、赞赏,同时收获有效点评纠误。起到“惯常行为”强化的效应,增强做这件事情的内驱力,进一步推动持续刻意练习。
总结一下整个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以“渴望”驱动的“习惯回路”,即“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的闭环结构。“暗示”需要刻意创造,比如把文具放在触手可及,每天可见的地方,或者把“完成一幅思维导图”列入你的计划清单中。然后行动起来,每天重复以至于“惯常”,并固定奖励形式,给自己的表现及时的正向反馈,从中获得“渴望”被满足的愉悦与幸福。剩下的就是将这个闭环结构重复强化,直到体验过更多的问题并克服掉以至于没有问题。
三、用单点突破法应对各个难点
手绘思维导图往往给人“图先行”的感觉,我们在看一幅图的时候首先关注的也往往是插图、色彩,最后才去关注关键词的逻辑。这应该也是很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走出第一步的障碍。
事实相反,思维导图高手是不受制于图画的,而是驾驭它。达成这个目的人往往不是画图的高手,且不会让图过分先入为主。越是画到后面越是深切体会到这一点。
但思维导图必须有图,这是大脑运行机理决定的,大脑记忆有图有色的内容要优于单一色调的纯文字,这一点容易体会,也需要刻意练习。快速学习的方法就是模仿简笔画,熟能生巧之后自己创造出具有个人属性的插图,并维持他的稳定性,强化它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生动表示。比如,效率可以画一个咧嘴笑的时钟,以后凡相关的都用这副图。
而且可以专门拿出一定碎片时间做小练习,同时注意专门本子搜集好图。这种方法其实就是萌姐提出的“单点突破法”,对于各个击破绘图过程中的短板非常有帮助。
我单点突破的顺序先是关键词,然后是中心图、主干、分支、符号代码链接箭头。每次画图都在要单点突破的项目上多花些精力时间,其他的平常心对待。其实这本质上也是目标拆解的做法,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没什么难度。
每个人应该锁定单点突破的项目与顺序是有差异的,如何确定?我认为认真对待老师的评论并切实做到复盘调整是最为有效的。
我大部分的不足能够快速弥补来自每次发图后导图郡主的评语,她不会一次性说出所有问题,基本选择最突出最应该马上修正的短处一阵见血地指出来,引起我的有意注意,下一次我就可以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避开雷区。比如插图一定要在线上,比如分支不能骨折,比如插图不是越多越好等问题。
最后,为了有效单点突破,我有意识地学习了正确的复盘步骤,最快速的方法是找这方面的榜样人物去学习。我加入了专门复盘群,坚持了21天,快速学习优秀复盘模式,并看了相关专业书籍,所以好几幅思维导图密集地绘制跟复盘有关的内容,基本搞清楚复盘的真面目,让我后来的思维导图复盘简而有效。
四、平常心但全心应对考级
每一天因为未知而充满挑战,能够安然度过每一天是有难度的,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因为无法提前计划的事情扰乱节奏,在突破手绘瓶颈的时候也会困惑甚至焦虑。
我有两次强烈想要停止手绘思维导图,彼时我想,我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很多重要的事情我都没有如此坚持,为什么会持续做这件事情?
再一次深度思考,让我又一次回归到“它只是提升我思维力、效率的一个工具而已”的想法上来,热情与定力削减,加之工作繁忙起来,我觉得是时候调整节奏了。
我马上让自己慢下来,甚至停下来。当然,当时停下来的不只是思维导图这件事情。
然后找来最新韩剧,买来一年可能才吃一回的垃圾食品,彻底松到让自己讨厌为止。接着重新上路,恢复节奏,一切照常。每次遭遇这种无力感我都会如此调整,听上去不美,实际画面也很难看,但于我有效。
关于考级这件事,感谢我的老师导图郡主的鼓励和支持,有了她的肯定可以说直接消除了我对考试的顾虑,马上加入了专门考级的学习群,跟着群里的老师与小伙伴一起交流学习。进入群里真实见证了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跟高手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必须低姿态空杯学习,这之后我基本集中在这个群里每日打卡。同时知己知彼,摸清楚大家的基本情况和其图存在的优劣势,再次突击我的长处,逐步加强短板。最后提前预设结果,做好了应对失败的准备。
做两手准备是我对任意一件事情的基本态度,这能保证我从准备到考试可以平常心对待,不过分关注,也不疏离,不把它放在眼皮子底下,也不任其漂浮在空中。让考试这件事情常态化,是我为思维导图做的最后努力。可以了,就安心上战场,剩下的交给实力,它会给你想要的结果。
关于全心应对考级,我不想谈专注力的问题,如果你领悟了刻意练习的秘密,专注不成问题。我想说的是考级与平时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我在日常训练中通过量的累积参透思维导图心法,而考级一定要重视技法规则。
规则本身是一种约束,这种“不自由”平时训练的时候我们不会有意去重视。对此,需要好好研究一下思维导图的绘制规则,重视加分项,能拿的分数毫不客气去拿。而且在进入备考状态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规则绘制,降低平时训练的自由度,这将有利于考试当下游刃有余地去竞技。
如果有考级的打算,我建议提前熟悉规则,结合要求进行单点突破,做到心中有规则,胸中有成竹。
另外,考试用具建议平时有意识去固定,并用减法思维将其减到最少。这在考试的时候可以节省选择的时间并降低用错的概率。不同考试内容建议用不同类型的笔,比如听记,听半个小时,用半个小时绘制成品,对于很多缺乏练习的小伙伴有一定挑战,这时候可以用彩色针管笔或者细的软头笔直接绘制,彩铅上色,大大降低换笔的时间损耗。我是这么操作的,供打算考级的你参考。
五、你不是一个人
在手绘思维导图这件事情上,一定要感谢社群。无论是微信群还是微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会走得更远,尤其是身边没有人理解你的情况下。
我身边的亲朋好友看到了我的坚持,却无法给我力量,他们最多是一声赞叹而后满眼不解,或无感。关于坚持这件事情我不是第一次,很多事情我可以做到持之以恒,坚持绘制思维导图也只是其中一件。但这件事情引起的不解更多,我想是因为这个工具其特殊的形式与其自带的震慑力掩盖了它是一个工具的事实,引发了大家对它的怀疑。因为看不懂所以进不去,因为进不去所以无法让他们感同身受思维导图的魅力。
另外,我试过用思维导图做分享,有几个小伙伴被吸引了,纷纷来取经,又让我的想法有所改观,作为世界范围内被普遍关注的高效工作学习工具,其实已经被广为人知,我之所以会有以上狭隘的想法是因为我有限的格局。看到不断有人加入到提升思维品质的战队,孤独感也便无所遁形。
截至目前,我已能在工作学习中熟练使用这个工具,好东西需要分享,接下来会让它逐步发挥效用,精进自己的思维力并辅助工作生活目标的达成。
你不是一个人,手绘思维导图的集体很庞大,互相鼓励与学习,高效化解困境,这种感觉很棒!
再次感谢我的老师思维导图世锦赛副秘书长导图郡主潘老师,11年深耕思维导图教学,快速记忆导师,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童颜智者。感恩遇见,感恩栽培!
另外感谢思维导图领军人物汪志鹏老师、李凤艳老师等对我的鼓励与指导,感谢同频率伙伴的一路相伴。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