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中有进,但依然面临不少的风险与挑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亟需解决,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发生。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答不答应,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能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之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要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同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快速发现和响应易返贫致贫人口,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就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攻坚克难、奋跃而上,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盼,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