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后半部分比较重口味,请谨慎阅读】
中国有一门很神奇的学问:中医。
中医算是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的了一个支流。现在的年轻人由于生活压力大,不少人也早早的就开始接触了中医疗法。前几年对于中医科不科学,有没有治疗效果有过不少争论,我的观点是,中医不科学。
中医的诞生与发展就不在科学的体系内,科学研究来研究去不过是用更底层的现象解释上一层的现象,并没有终极的本质。任何一种物理或者化学现象都可以用微观现象去解释其原理,微观的现象用更微观更小尺度的现象去解释,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手段是有研究极限的。我们都知道磁场里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科学家研究告诉我们,这是正负电荷在磁场力作用下的结果,然后正负电荷为什么会相互抵消?磁场力的原理是什么?这始终是用一种规律解释另一种规律,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很可能这世界就是没有本质,只有现象。
所以科学也有局限和时限性,不能解释一切的本质,我们不迷信宗教,也不要迷信科学,如果不停的追问极限的本质是什么,很可能是:老天爷就特么的这么设计的。所以中医不科学,不代表中医不可取。用科学研究中医经络和穴道是否存在,到如今已经几十年了,依旧没有实质性结论,即便若干年后有了结论,不过是又多了一层微观现象罢了。
其实说中医完全不科学也有些武断,通常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而内经灵枢篇《肠胃》关于人的胃肠道的形状与大小同现代解剖学得到的结论差距不大,想必在汉代这些数据也是通过解剖得来的,若有中医人非认为这是通过内景自观得来的。那真只能说中医不在科学的范畴了。
中医很有意思,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辩证,五行对应五脏相生相克的关系,子母强弱不同的补泄手段。甚至五脏对应五行能联系到四柱八字推命,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术理论体系,本人学浅,不敢妄言。
中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书本上和口头上流传的各种养生秘法。流传最广的可能是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其内容是: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
仔细看能发现这十三法是按从头顶到脚底的顺序排列,都是一些自我按摩理疗的方法,尤其是对一些年龄大的人,身体各项机能衰退,这样的按摩应该会有一些作用。十三法里除了漱玉津和摄谷道其他应该不难懂是什么意思,漱玉津就是用唾液漱口最后咽下,听起来有点重口味,当然具体的漱法也是有讲究的。摄谷道,有的版本叫撮谷道,就是提肛,不停练习收缩肛门括约肌的训练。摄谷道这个我觉得也是挺有道理的,很多妇女的产后恢复,男性前列腺患者的物理治疗,都会锻炼会阴和肛门附近的肌肉,洋气点的说法叫锻炼PC肌。
漱玉津和摄谷道其实算不上什么重口味,毕竟口腔就是产生唾液的地方,谁还能嫌弃自己啊?但是!如果尿液呢?
以前读苏轼的《东坡志林》,在东坡志林的第一卷中,苏轼记载了两个养生药方。一个是阳丹诀,原文如下:
冬至后斋居,常吸鼻液,漱炼令甘,乃咽下丹田。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盖之。书识其上,自一至三十。置净室,选谨朴者守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度,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三五日后服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后服。此名阳丹阴炼。须清净绝欲,若不绝欲,其砂不结。
粗略翻译:冬至后斋居,吸取鼻涕至口中,反复用鼻涕漱口至有甘甜感,咽下丹田。置办三十个有盖的瓷器,尿在里面,随手盖上。按一至三十给瓷器编号。放到干净的室内,让谨慎老实的人看守。过三十天后开盖看,液面上会凝结出细砂,像浮蚁,黄色或赤红色的。用细密的绢帕过滤出细砂,打新水不停的淘洗,直到没有难闻的异味为止,然后一起储存在一个干净的瓷瓶中。夏至之后取出研磨,混入枣泥,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就酒服下,不限丸数,三五天服完就可以。夏至后依旧可以按照这个方法采取,留到冬至后服用。这叫阳丹阴炼。必须要内心清净断绝欲望,不绝欲,尿液里不结砂。
嗯,这就是那个发明了佛跳墙和所谓的羊蝎子的美食家,人生几起几落却豁达开朗的文坛巨匠苏东坡的养生秘方,虽然不知是他得来的还是自创的,八成是得来的。
仔细想来,与这个类似的东西我是见过的。小时候去别人家串门玩,在人家厕所好像是见过。农村一些有老人的家庭,为了老人方便,会给老人专门备一个尿桶。毕竟很多农村的旱厕就是两块木板,老年人腿脚不便。遇到懒得收拾的人家,尿桶中常存着半桶尿,久而久之液面会凝固出一层像奶皮一样的盖,是一种哑光的白色又有点偏乳黄,表面粗糙有凸起的颗粒物,还有一些线状纹理相互交叉。可能是没有苏轼方中所以写那样精心贮藏,凝结的比较厚,那些凸起的颗粒物和线状纹理使我明白了何为如浮蚁状。
想想就这腌臜之物,还要编好序号的三十个瓷器净室储存,专人看守。沤上三十天,绢帕滤取,净水洗涤,赶上酿酒做豆腐了,器物有讲究,火候有讲究,工艺有讲究,还自产自销。简直吐槽语塞,无语了,无语凝噎。
《东坡志林》中记录的另一个养生方,叫阴丹诀,大致就是用锅熬头胎生的是男孩的妇女的母乳,没有阳丹诀那么出奇,就不介绍了。
苏轼的这个阳丹决呢,只能说是一个土方子,和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子一样,典型的就是肘后方中的抱公鸡治疟,是时代和科技落后的产物,不能一概而论否定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