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刁克利老师《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就像上了一堂精彩的小说课,感觉无论对于自己的阅读还是写作都不无益处。
之前,我已经先后看过台湾作家许荣哲的《小说课》、大陆作家毕飞宇的《小说课》、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了解了很多之前不曾了解的关于小说和小说家的东西。但是唯有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怎样去阅读和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因为作者一般是用小说举例。
这或许是因为刁克利老师与前位作者的身份不同。他本身不是小说家,而是一位以英美文学为研究方向的学者。也就是说,他的主业本来就是广泛阅读英美的文学作品。而毕飞宇和村上春树的主业则是创作,虽然他们也都在大学教授或曾经教授小说创作。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一部小说呢?简而言之,如果带着几个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最后在掩卷之余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就应该给你一百分。而且,用这样的方法阅读,肯定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当然,如果是自己动笔,也要考虑同样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就是:
1.这部作品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把高潮放在了什么位置,是在开始部分,还是中间部分,抑或是结尾部分?为什么这样安排?效果如何?
我之前从来不知道高潮可以放在开始部分。作者举例说这类的代表作是霍桑的《红字》,在很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读过,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2.作品中的人物描写的如何?人物设置是否多样?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性格有没有得到发展?
3.这部作品要变达的主题是什么?也就是说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一部作品可以有不只一个主题,也就是中心思想可能不止一个,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对主题的理解就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观众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一,也是那些经典作品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历久弥新的原因之一。而且,我现在才知道,所有与人生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构成作品的主题。
4.这部作品是用哪种视角写的?是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写的,还是第一人称(全知全能视角)写的?如果是以第一人称所写,为什么要借这个“我”之口,而不是小说中的其他人?如果换做其他人,会写成什么样子?
5.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如何?是不是你所喜欢的类型?
风格最能显示作家的个性,风格之于作家就像一个人的性格一样。文学作品是作家自我形象的确立与延伸,我们可以在很多作品里找到作家本人的影子,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托尔斯泰本人。
6.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是否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果有,象征了什么?
也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自己之前读完小说写的所谓“书评”的问题在哪里。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去分析一部作品,往往变成“作者简介+故事情节简介+几句感想”。这也说明,我虽然能够感受到一部作品的好(不足),却不清楚具体好(不足)在哪里,更不知道怎样说出其中的好(不足)。这种感觉更类似于直感和下意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分析。
此外,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引进的系列创意写作丛书的主要翻译者之一,刁克利在本书中不忘鼓励读者,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可写之处,每个人都是一部书。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是文学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输入是为了输出”,这种观点把阅读变成了一种很功利的行为。而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图书馆》中则认为,阅读是为了愉悦。因为看到了毛姆的观点,我才为自己找到了开脱的理由,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读的不少,但写的很少。
现在,我更喜欢刁克利老师在本书中的一个说法——“读书、识人、自知、与洞达人生,都是为了自己心灵的愉悦和充盈。充盈至极,则外溢。腹有诗书气自华。情有感而发,感顺时而动,则自然会想到写作。”
在已很少幻想的年龄,仍然喜欢阅读,不能不说第一件莫大的幸事。也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充盈至极,则外溢。那样的话,让文字从笔端流出才是最大的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