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在朋友圈看到大家谈拖延症、谈自律,似乎一个人只要足够自律,就会足够强大,足够优秀。事实可能让人感到忧伤,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拓宽自己的舒适圈,突破自己的模式,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律。
我们从九型人格的角度来看看,为何在人格模式中,没有自律。
首先从心区的朋友们谈起。
二号助人型,应该说是很自律的人,她们没有时间概念,多困多累,只要有人有需要,就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人。行动起来动力十足,不怕苦不怕累。你问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觉得辛苦吗?他们会回答说,我愿意。
我愿意,这是自律的吧?不,不是。二号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在和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就深刻地认识到,“我”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我被他人需要,并且不顾一切地满足了他人的需要时,我才值得被爱。因此,二号不是自律,是被怕“不被需要、不被爱”的恐惧驱使出来的行动力,是他律。
三号看起来更加自律,为了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成为被人仰视的佼佼者,他们马不扬鞭自奋蹄,成为“工作狂”,永远在追逐下一个目标。
但三号实则也是他律,为社会评价而活。他们很小的时候是被夸大的,不过,大人们夸奖的可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出色的表现。因而,三号的孩子认定了自己本来没有价值,只有好好表现,取得成就,才值得被爱。
四号,没什么好说的,她们或者他们从来就不自律。有一个四号美女说了,让四号自律太痛苦了 ,要不是悲伤撑着早死了。
再来看看脑区的朋友们。
五号思考型,学习起自己喜欢的知识很自律,一有时间就捧起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很多父母眼里,小五号简直就是别人家孩子,怎么那么爱学习?
殊不知,五号在模式中对知识的追求是出于对无知的恐惧,因为他们认为,人要无知就无能,实在太可怕了,只好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无奈的是,学习中发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并且,很多五号对知识的追求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无能,同样,不是自律。
六号是典型的他律型生物,做任何事情,都是“人家说了……”“他们认为……”“领导安排的……”“我没有办法……”
求认同的深层动机,加上融合、结盟的人际关系法则,让六号被模式困住,无法自拔。
不承担责任带来的后果便是丧失了自我。
七号和四号一样,毫不自律,一句“我高兴”解决所有的问题,看起来是自由自在的小飞俠,实则在逃避成长带来的痛苦。于是,永远长不大……
最后是腹区的人。
八号更多要求他人自律,你们应该如何如何。至于他们自己,也是彻头彻尾的自由主义者……不要和他们谈自律,那是下属该做的事情,老大不用。
九号怠惰,懒到骨头里,指望他们自律,就想守着石头开花。九号有机会就想要逃到自己的小壳里懒着,什么也不做也不想,就是他们最大的“自律”。
一号完美型可应该是个自律的人了吧?凡事注重细节,结果与过程并重,行动力执行力都堪称典范。
他们的深层动机是追求理想,妄图把世界改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只有正确,没有错误。内心的声音依然是,如果做不到完美,就不值得被爱。被内心的法官严格审判着,不能有片刻放松……
花谢还会开,春去还会再来。这是大自然的道,每一个生命都与道同行,才能跳脱模式,活出生命本来的样子,那才是真相,才是真正的自律。
模式中有伤痛,透过伤痛,可以找到其中蕴藏着的天赋,进而找到使命,绘出自己的生命蓝图,走上自律的道路,活出璀璨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