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州怎么能不去西湖,去西湖怎么能不走苏堤?早5:45,我们经曙光路、北山街骑行到苏堤北口,放好哈啰单车,一眼就发现刻有苏堤两字的石碑,兴奋地立即拍照留念。
往前走,应该是苏堤北面起点吧,曲院风荷,西湖十景之一。我们走进去发现,这里就是西湖印象的演出地。早晨6点的西湖烟雾蒙蒙,南面的亭子依稀可见,整个西湖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苏堤上除了偶尔有几个晨练的人们,就只有我们!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甜丝丝清新的气息,两旁是翠绿欲滴的古老的香樟树和柳树,有的斜躺在水里,有的好像要奔向西湖的样子,努力舒展着自己的枝叶。从苏堤向两边望去,每棵树和西湖都可以自成一幅静谧的画面。更可喜的不知什么时候就跳出来可爱的小松鼠,草地上,花丛旁,有的一眨眼就窜到了高高的树干上,小东西看来根本不怕人。我们贪婪地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兴奋得不知所以。虽然苏堤现没有了桃红,但满眼是绿色啊,你自己都仿佛柔化在逼人的绿色里。俗话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这昨晚刚下完蒙蒙细雨的晨雾西湖啊,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烟雾浩淼,远处的小岛仍然还是一片黛色,但这看上去好像无限延伸的绿色就足够了!我们经苏堤春晓,三潭印月依次走过苏堤的六座桥,雷峰塔越来越近了,湖两边钓鱼的人多了起来。前面忽然出现一座小亭,上面写着“晴霭弄霏”和“曙林带瞑”。晴霭弄霏,用在这里是多么贴切呀,古人又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后查才知这是宋代张矩写的,他不仅写苏堤,原西湖十景他都有描写。西湖留下了多少诗词和千古佳话,西湖早已不仅仅是西湖了!它是历代文人墨客,历史传说文化的沉淀,人文的烙印早已深深地刻在了西湖里。
快到苏堤南头了,摇橹船,机动船多了起来。两条散发着原木棕红色的摇橹船一前一后飘摇而来,和雷峰塔,岛屿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我追着小船跑,生怕漏掉每一个角度。到一码头,也到了花港观鱼景点,大队的摇着小旗帜的旅游团队开始鱼贯而来。
苏堤南起点,向东而立的苏轼豁达洒脱,永远望着这千年的苏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