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5.12是一个让很多中国人记忆深刻的日子,那时候我还是初二,班级在一楼。虽然处于中原大地,那一天下午的时候,班里的电风扇突然动了起来,老师说:后面那几个,你们谁动电风扇了。然后她看到楼上的人开始向楼下跑,说我先看看外面什么情况。然后才通知我们操场集合,之后才知道原来中国的四川发生地震了。
单单就这件事情来说,当时班主任的表现太差了。包括学校,从来没有过相关的危险应急预案(这里不仅仅指地震,包括消防,包括其他危急情况)。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那时候只有害怕。
后来的情况电视已经讲了很多了,那场地震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感觉到了,很多地方都派人去四川救援了。这场地震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尤其是老师保护学生,父母保护孩子,丈夫保护妻子。然而也有不一样的情况,比如“范跑跑”事件。在当时全国人民救灾的呼声中,“他”极不和谐。说到底,或许是媒体无意的夸大和断章取义,或许是需要一个借口发泄大家的情绪,,或许是他实践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事实。总之他很快被大家唾弃谩骂,他太不像一个老师了。或许大家更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地去指责别人,去做一个键盘侠。其实如果现在看看,反而是那些当初牺牲的老师被人遗忘了,相反,他却每次都会被群众再次消费,毕竟因为他还活着。人是自私的,谁不怕死,这一点千古不变。或许这就是他教给我们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是最真实的。(韩国的世越号沉船事件也是这样的道理。)
(二)高中的时候,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高一的班主任还是很负责的,但是我从高二的班主任那里却学到的更多。当时的班主任是从复读的高三班调过来的,他的管理模式特别简单。他直接将大权下放给班长,班级的纪律甚至学习他也很少过问,一般女生的请假他都毫不犹豫的批了,男生的稍微问几句。除了安全这方面和他教的英语课以外,他基本很少来教室。即便是领导开会批评我们班级纪律差,他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去惩罚过谁。当时班级最好的一次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二,拿倒一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他也只是开班会时让大家好好学习,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他经常告诉我们: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我能讲的都讲了,不要指望我逼着你们学,那样没意思。我当了老师这么多年,混了一个主任,还是班主任,没功夫跟你们操那么多闲心。不要整天看别人玩的那么美,人家拿不了毕业证,人家有出路,你们想想自己什么家境。当老师,只是我养家糊口的手段。管你们那么多,难保不会有人记恨我,何必呢。
他的管理模式,曾经不止一次被学校领导提醒过,他也没什么实质改变,无非就是班会时提一下。作为一个另类教师,他很好的诠释了工作就只是工作,老师并不是保姆。他的教育方法我不想评价,但是说真的,我感觉用处很大,至少目光很长远。高中的教师只负责将你送进大学,谁会告诉你社会的残酷,谁会逼着你去学习。到了大学,到了社会,我们依靠更多的还是自己。
老师再神圣,也还是一份职业,有天使就有魔鬼。或许在课堂,在讲台可以教育很多人,然而人性的自私、社会的残酷,你永远无法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