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讲话,是人的本能;小声说话,则是一种文明。
刘墉说:在公共场所说话要小声,才能够显示你的优雅。
有人大嗓门,方圆三里抖三抖;有人则轻声细语,如沐暖暖春风。
说话的音量,就像一杆标尺,丈量出内在的修养。
01
压低声音,贵人风范
宋庆龄15岁的时候,就进入美国的一所女子大学学习。
一次上课,正在就历史问题进行讨论,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说:“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坐在前排的宋庆龄听到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但仍耐心听这位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讲完后,宋庆龄就站了起来,她虽然有点激动,但仍用平缓柔和的语调,反驳了美国同学所说的话。
韩寒有句话说得好:说话声音越小,气场越大。
华春莹,被称作是中国外交史上的最美发言人之一。
在面对外国记者尖酸犀利的发问时,仍以沉着冷静的姿态,仍能语速平缓,底气十足,霸气的回复外国记者。
语速平缓,却无一人敢小瞧她铁娘子一般的作风。
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
张飞的声音能吓退兵马,可他还是做了闷声不响的刘备的小弟。
嗓门大不能说明你有理,抢着说更不能证明你强大,温柔缓和的声音一样可以掷地有声。
真正的自信与富有,无需言语衬托,更无需张扬,它是深藏于血液,静待花开。
图片
02
小声说话,放大格局
公交车上,有人开着外放听音乐;餐馆中,大声划拳喝酒吆五喝六;电影院中,响亮的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
某国际组织曾这样形容中国游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近年来迈出国门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一项“最不受欢迎游客”的调查显示,美国人是全球最差劲的旅客,紧追其后的是中国旅客。
原因就是中国游客带来了更多的噪音。
大声讲话,是人的本能;小声说话,则是一种文明。
看似放大了自己音量,实际上缩小了自己的格局。
图片
03
轻声细语,平安喜乐
家庭是让人放松的地方,家人,是陪伴你最久的人,不要用大吼大叫来解决问题,没人能从你的大嗓门中,感受到你的爱意。
就像爱人之间的喃喃耳语,轻轻地声音,却能把爱意送进对方的心底。
轻声细语不仅关乎为人的素养,更关乎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人们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一系列潜在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随时可能发作,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土库曼斯坦有个村庄,村内老人寿命过百者甚多。研究人员发现,该村长寿的秘密竟然是低声说话。
不论男女老少,说话的声调都很低;村里还颁布了村民公约,规定大声喧哗属违法行为,屡教不改者将受严惩,甚至坐牢。
该村因此被称为“长寿低语村”。
图片
慢慢地我们发现,越是安静的地方,往往越是高雅。
外界的嘈杂让内心也逐渐浮躁,落花流水,鸟鸣深涧再难听到。心中安静的人,待人说话也定是温文尔雅,轻声细语。
水深,波浪静;人贵,声音低。
身处正式场合,声音要洪亮;身处公共场合,声音要轻柔。
小声说不是不说,洪亮的声音也并非噪音。如何把握,全靠心中的尺度,全凭自身的修养。
愿你我都能:慢慢说话,轻声细语,互相体贴,不急不恼,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