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为什么时光飞逝》,这本书给我了一个对于时间新的认知。
《为什么时光飞逝》这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讲述人们如何感知时间,以及时间背后的故事。书中介绍了很多研究时间的实验和故事,引用了许多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涵盖脑科学、心理学、行为学、哲学和基因研究等诸多领域。
核心内容
书中选择了不同的维度去观察解读时间,也选取了许多新颖的科学实验来讲述时间的奥秘。一个维度是从时间的节奏入手,为什么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节奏那么重要?当下的瞬间差别又会怎样影响认知?另一个维度则是从人对时间的感知着手,时间到底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可以被塑造的?人有时候感觉时间放慢了脚步,有时候又感叹时光飞逝,到底是心理作用,还是时间相对于人的感知会有变换节奏?
一、为什么阳光对设定生物钟那么重要
每个生物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跟地球自转二十四小时的节奏保持一致,这主要是因为阳光。日升日落、白天黑夜的区别,决定了万物的节奏。人体的每个器官也有生物钟,所以需要人脑的主时间开关来协调各个器官的运行,而眼睛对阳光的感知则是时间开关最好的调节器。
母体里的胎儿也有生物钟,出生之前和妈妈同步,出生之后需要自己去调整,所以婴儿才会哭闹无常,半夜吃奶撒尿。给婴儿房布置合适的环境,让他更好地适应白天黑夜的转换,有助于婴儿尽快适应妈妈的节奏。了解生物钟也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作息和健康有更好的把握,更好地工作和休息。
二、我们感知到的“当下”是真实的,还是大脑拼凑起来的“现实”
如果从脑科学出发去理解人类所“认知”的时间,会发现对大脑而言,并不存在一个确定的现在,或者“当下”。当下只是我们的感知,而这种感知是大脑把各个不同信息源头搜集起来的信息拼凑而成的。人体从眼睛、声音和触觉感知讯息,传递到大脑,人脑需要0.08秒的时间来处理搜集到的各种不同的信息,因此人脑对当下现实的记录其实有一个0.08秒的时间差。
经过百万年的进化,现在的人脑最适应的仍然是狩猎采集的生活,需要对现实环境做出迅速的判断,也需要对行为的结果做出预判。因此人脑对现实的处理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同时性,需要将0.08秒内搜集到的讯息统一成同一个事件去认知;另一个则是因果性,尽可能地将人的行为和后续发生的事情建立起因果关系。这种拼凑起来的现实有时候并不是最准确的真实,有时候甚至会让大脑产生因果倒置的幻觉。大脑处理各种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与外在世界互动,它需要不断去处理这种不同细微时间差带来的混乱,然后把它们拼凑成更“完整”的真实,尽可能去预测许多行为的结果。
三、时间可以快进或者像慢镜头那样放缓么
很多人认为,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好像放电影,可以快进,可以慢镜头。许多经历过危险或者事故的人都能非常详细回忆事故的场景,仿佛在那一段惊险过程中,时间放慢了。作者柏狄克用一个跳楼机的实验来观察,人对时间的感知会不会因为惊险而放慢。
实验发现,客观上时间并没有变慢,但为什么人主观上会感觉时间变慢呢?这和人脑中负责记录记忆功能的杏仁体有关。人脑并不能随意改变对时间的感知,相反,人脑受到极端惊吓时,杏仁体记录的鲜活度变得特别丰满,导致在回忆的时候,人脑就会把这些丰富的细节错认为是慢镜头。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感觉时间飞逝的时候,其实时间也没有变快,我们对时间的感知,需要依赖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感觉时间过得快,也是依赖这段时间里的记忆。所以,当我们说时光飞逝的时候,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我们根本没在意时间的流淌。
金句
1. 我们感知的当下,相对于现实已经有了细微的滞后。而因为大脑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也就可能会对现实产生错觉。
2. 在跳楼机的实验中,你感到特别惊恐,因为这种自由落体下坠是违反进化规律的危险行为,杏仁体不断搜集各种信息,好像在用高倍摄像机在记录。等到安全落地,你回忆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因为记录的鲜活度变得特别丰满,你能回忆的细节也就变得特别详细。人的感觉是时间被拉长了,其实是记忆的细节很丰富,可以被放大而已。
3. 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时间并没有飞逝。只是当快乐结束之后,我们才发现时间没有了。
4. 当我们说时光飞逝的时候,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我们根本没在意时间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