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要翻越两座山,到村支部的小学读书,沿着黄泥马路一直走,往返数日。春天看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夏天边走边采荷叶、莲蓬,秋天将沿路的野果子摘个精光,冬天,提着铁罐子做的土炉子轧雪泥子。
这条路,小学两年,来来往往走了不知多少回。爱它恨它,不见它还想它。爱它的丰富多彩,路上聚集着年少无知和童年趣事,捉蛐蛐、采野果、吸花蜜都是在这路上完成的。恨它不结实,下起雨来,路上的泥泞可以溅到膝盖处,冬天走在雪地里不知摔了多少次。但就是这条路,给了希望,这条通往未来的路,激励着我们不畏困难,渐渐长大。
随后,转学到县城,回乡的机会少了,每年寒暑假回去。那时没有汽车,摩托车也很少,回乡一次很难。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步行,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很累却很兴奋。一路上回想着和小伙伴在这条路上的点滴,看周边农村的样貌——谁家翻新房啦,谁家种了新鲜农作物啦,谁家办喜事啦……离家越近,思乡越切,脚步更快。
在农闲时,父亲会骑着他的二八自行车来接我,远远的看见熟悉的身影,高兴的抬不动脚来。心里雀跃,但实在太累,不想动了,撒娇般的坐在地上等父亲的座驾。其实坐父亲的自行车挺紧张的。那时的路上都是石头,自行车摩托车都靠边行驶,以致路边的石头少,路中间的石头多。父亲怕我坐得时间长,被石头颠簸得疼,每次都是靠路边骑行,但这样越发让我紧张,看着路旁的小溪,生怕掉下去。
后来,父亲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对我而言,它是辆有发动机声音的自行车,因为父亲照样靠着路边行驶,石头路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坐在摩托车上,耳边的风吹得更猛些了。
再后来,摩托车换成了三轮车,这种三轮车前面只有挡风玻璃,后面一排座椅由帆布包起来,像个箱子可以遮风挡雨,可以不再靠着路边行驶,只是行驶速度慢下来了,因为要靠中间行驶,为了颠簸得不厉害,只能放缓速度。
之后的十几年,外出求学、工作,几年才能回乡一次,路依旧没有变,变了的只有周边的庄稼、农房和不断走出去的人。
偶然一次回乡,发现石头路没有了,升级成为水泥路。下雨不再溅上泥泞,下雪不会掉进冰洞,路上的机动车也渐渐多了起来,家用小汽车、运输农用车、小货车都象征着家乡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爷爷辈挑着柴步行二十多公里到镇上,换点镇上的粮油等生活用品,再用担挑回来。冬天捎带些甘蔗,夏天则用保温桶装几个冰棍,给乡下的娃娃们解解馋。
父辈们有自行车了,而骑自行车却不比步行好到哪去。路上石子多,腿蹬得疼不说,光是那颠簸都足以让大腿、臀部疼到麻木。而遇上赶集或者过年过节的日子,出行一次是必不可少的。捎回些糖果、桃酥、苹果等零食,足以让家里的娃娃乐呵上老半天。
我们这辈,开着小汽车,工具不一样了,运输的功能是一样的。回乡,带上烟酒、衣服等乡下买不到的东西,回城,则用蔬菜、新鲜鱼肉、腊鱼腊肉、粮油等把后备箱装的满满当当。要知道,这些都是当下城里有钱也难买的无污染纯绿色的好东西。
道路越走越宽阔,生活越过越美好。不管路怎么变,回乡的方向不会变,老百姓在这条路上寄予的感情也不会变,长辈望子女有所成,晚辈望长辈有所盼,盼着盼着,这路上的思乡之情便越来越浓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