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对于朗读和朗读教学,支玉恒老师有自己的深刻感悟和体会。支老师说,既然学生喜欢,我的课上就让他们敞开去读。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说话不打结巴了,作文句子通了,连错别字都少了,真是怪极了!
后来他自己解开了“怪”的谜底。他在《谈朗读》一文中这样说,“朗读特别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以前感觉朗读就是念出声来,最多带点感情色彩。实际上,过去对朗读功能的理解有点狭隘,过去比较注重对朗读的表现——通过朗读表现某种情感、某种氛围、某种情境,但这仅仅是朗读的部分功能。经过课改,我领悟到了朗读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即工具化功能。”
所以,他强调语文的最主要手段是读,语言实践最重要的是读。阅读课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靠“读”这个工具来解决。学习中有困难可以找课本,就是去读。通过读解决问题。读连着识字、识词、识句,再连着写作、口语交际,是语文诸多目标中的中间环节。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人心理素质的养成太重要了。他反思了自己过去对朗读功能的肤浅认识,重新发现了朗读的多重功能。在之前,朗读的轻重、缓急、停连等朗读技巧的基础上。他又将朗读技巧推向多样化、细微化。
实:大致可表现忠厚老成、夸赞表扬、感动敬佩、真挚诚恳等心态和清晰切近、固定实在等情状。
浓:大致适合表现,深沉多虑,周到细密、感慨叹服、关心注重、老气横秋等心态和密集浓烈、朦胧厚重等情状,读时可运用鼻腔共鸣。
淡:但大致适合表现轻蔑忽视、冷淡恬然、排斥厌倦、寂寞无聊、失望灰心等心态和模糊虚无、微薄浅淡等情状。
刚:大致适合表现坚定不移、果断自信、直接干脆、愤怒谴责、骄傲自恃等心态和棱角分明、坚固粗硬等情状。
柔:大致适合表现温柔委婉、谦虚恭敬、平和顺从、和蔼善良、小心服帖等心态和轻柔细腻、绵软纤巧等形状。
隐:大致适合表现内向深沉、秘而不宣等心态和深藏不露、隐秘不见等情况。
现:大致适合表现炫耀张扬、夸张放大等心态和显而易见、暴露无遗等情况。
拖:大致适合表现拖拉延迟、犹豫不定、思绪万千的心态和声音拖长、绵延不断的情状。
支老师将朗读技巧极大的细化,科学实用,通过扎实训练,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让朗读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从而切实提高朗读水平。
如何运用上面的这些技巧?支老师有以下主张和建议。第一,运用这些技巧的目的还是为了表达文章的思想、情感、环境、气氛等,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情感的发展、事态环境的变化,自然地变换和调整语音、语调、语速和节奏,和谐的表情达意。
第二,朗读技巧的适合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朗读的方法会有很大差别。举例来说,“下雨了吗?”这么简单的四个字,如果是担心下雨,唯恐下雨耽误了旅游的人,读起来应该是轻快为主。如果是久旱盼甘霖的农民,就会读得重而疾。
第三,在实际朗读中,每一种读法单纯运用的情况很少,一般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读法的综合兼用。
第四,有些方法性质相近,往往很难区别。比如说重和实都属于高音调,要结合读物内容、情感境况仔细体会。
第五,在实际朗读中,除去本文所谈到的音调、速度等的变化之外,还有语义表达与语义格调的平实与崎岖、空灵与厚满等,都有不同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