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思维模式解析》P19-P36
1、开篇:你可以进行选择(承上 & What)
(1)我的追求发生了改变:
原来:能拥有一个白马王子型的伴侣,拥有一份挑战不高不需要承担太多风险的光鲜职业;
希望拥有这些,作为我身份的象征。
现在:拥有一个很好的伴侣,但他仍在发展之中;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充满了挑战。
(2)认识到成长型&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认知区别:
①看待能力
固定型: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因此专注于证明自己的能力;
成功需要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成长型:能力是可以被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要热衷于学习;
需要提高自己,去学习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
努力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才能。
②看待挫折
固定型:遇到挫折意味着失败。(得到糟糕的成绩、输掉一场比赛、被炒鱿鱼、被拒绝)都意味着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
成长型:自身没有成长,即没有达到想达到的目标,
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意味着失败。(对于思维延展的一次认知刷新)
2、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案例:婴儿&孩子们)
Benjamin Barber:我不会讲世界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
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1)婴儿每天都在挑战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案例1:婴儿)
①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
②不会担心自己犯错或丢脸,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坚持的画面描述)
(2)是什么让这种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
①有能力评估自己;
②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对于危险的本能认知是否包含?)
(3)四岁孩子们的拼图实验(案例2:拼图实验)
①选择: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
②固定型:“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希望确保自己的成功,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
③成长型:“为什么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
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渴望拼好”
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4)发问的力量(案例3:孩子与发问)
七年级的小姑娘:“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
--举手回答问题错误,则可以得到纠正。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我没弄明白这个,您能帮助我吗?”——来提升智力水平。
3、不只是拼图测验(对未来很重要的机会的重视程度)
(1)拼图VS一个对你未来很重要的机会——入学英语课程。(案例4)
①英语于香港大学的重要性(教授、教材、考试都是英语)(情景前提)
②入学学生:挑选英语不太好的学生,并测试思维模式(实验样本)
③如果学校给需要提高英语水平的学生开设一门课程,你会不会参加?(实验设问)
④成长型:给予肯定答案——相信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抓住机会;
固定型:不怎么感兴趣——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在短时间内看上去聪明;
4、脑波告诉我们(案例5:脑波对问题的反应)
①邀请至脑波研究室,询问很难的问题并得到反馈。(情景前提)
②固定型:被告知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
成长型: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注意力集中度——对信息的吸收)
5、选择标准之差(思维模式与人际关系)
(1)必须做出选择,你会怎么选?
①大量的成功&自我证明 VS 很多挑战?
②人际关系:支持你自我意识的人 VS 可以促使你成长的人。
(2)选择伴侣的标准
固定型:把他们放在神坛上,让他们感到完美,崇拜他们。
成长型:①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不等于挑剔自己or诋毁自尊心)
②鞭策他们变成更好的人。(自己不是进化完全、完美无缺)
③鼓励他们去学习新事物。(需不断学习新知识)
(3)成长型女性+固定型男性的婚姻(案例6:两种思维模式者的相处)
①丈夫做决定前常不征询妻子的意见;
②对提出的建议感到不高兴,且需花很长时间来修复关系;
③丈夫母亲总能给予他所需的宠爱与崇拜之情。
——丈夫眼中成功的伴侣关系—从不提出异议,全盘接受。
妻子眼中成功的伴侣关系—解决问题。
6、CEO综合症(思维模式与商业领域——决策观、战略选择)(案例6:2位商业领袖)
CEO综合征——站在神坛之巅,并让自己看上去完美无缺的倾向。
(1)思维模式与决策观、学习观
固定型:
案例: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Lee Iacocca:推出同样的车型,每次只做出浮于表面的小改动;
与此同时日本公司开始思考车型应该拥有怎样的外观和性能,迅速占领了美国市场。
①创建一个小世界,让自己在其中完美无缺;
②让自己被崇拜他的人围绕,赶走那些质疑他的人;
③变得对自己专业领域的发展一无所知,变成一个不好学的人;
成长型:
案例:金佰利公司的Darwin Smith:
①直面自己的不足;
②“一直努力去胜任这份工作”;
③永远不会拒绝接受补习课程。
(2)思维模式与战略选择
固定型:选择一个短期战略来推高公司股价,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英雄;
案例:尚彬公司的Albert Dunlap:被华尔街视为英雄的短期战略,但最后四分五裂;
成长型:选择长期发展计划,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为公司打下健康的成长基础;
案例:IBM公司的Lou Gerstner:关于文化和政策的颠覆性的调整计划。
7、能力的拓展(思维模式在体育领域——挑战与潜能开发)(案例7:2位运动员)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不仅仅寻求挑战,他们还会在挑战中成长。
挑战越大,他们的成长空间就越大。
(1)美国女足运动员Mia Hamm 的持续挑战
①一直试图挑战自己,去挑战比我强的人(年长、强壮、更有技巧和经验);
②希望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他们的水平;
③因此进步的速度也出乎意料地块;
(2)摔跤手Patricia Miranda挖掘潜能的紧迫感
①面对“体重超标&没什么运动天赋”—“看努力、专注加上训练能不能成为摔跤手”
②母亲的早逝—“我这一生充分挖掘了自己的全部潜能”,拥有这种紧迫感。
8、超越可能的自我拓展(思维模式与医疗界的奇迹——坚持与选择)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会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1)演员Christopher Reeve:瘫痪复健(案例8)
①脖子被摔断,导致颈部以下完全瘫痪;
②开始艰难的复健训练计划(Eg.电击刺激);
③五年的持续训练(每天还能做什么其他的事呢?还有什么更好的计划吗?)
④大脑和身体可互相传达信号,改变了科学对神经系统的整个认知及其恢复潜力。
9、故步自封的自我限制(思维模式与面对学习困难的表现)
(1)医学预科生第一学期的化学课
固定型思维:
①只对他们一开始就做得很好的事情保持了兴趣;
②开始感到困难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从中获得乐趣骤降;
③如果这门课程不能证明他们有多聪明,他们就无法对其提起兴趣。
成长型思维:
①即使感到课程极具挑战性,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②比想象中要难很多,但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强调驱动&兴趣)
(2)低年级的智力测试题
固定型思维:
①兴趣骤减,恨不得马上逃离这些测验题;
②即使擅长做智力测验,拥有“解题天赋”并不能阻止他们兴趣骤然下降。
成长型思维:
①沉浸在难题中,乐此不疲;
②“将智力测验名称写下来,可以再买”(主动寻求新挑战)
(3)俄罗斯舞者教师挑选学生的方法
①观察学生对称赞和惩罚有怎样的反应,对惩罚反应更积极的学生被认为是更值得培养的;
②从简单的事情,将“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中获得乐趣的学生”和“能从困难的事情中获得乐趣”的学生分开。
10、是完美无缺还是不断进取(2种思维模式的追求放大)
固定型:成功还远远不够,看上去很聪明很有天赋还远远不够;
你必须接近完美,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
(1)问题: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聪明?
固定型:①在我没有犯错误的时候。(没有犯错与聪明)
②在我快速并完美地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快速、轻而易举、一开始就完美)
③在有件事对我来说易如反掌,其他人却无从下手的时候。(证明)
成长型:①在事情非常难,我很努力去尝试,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
②在我钻研某件事很长时间,终于有了眉目的时候;
③聪明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
11、如果你能力很强,为什么还需要学习呢?(固定型&当下就完美)
(1)固定型思维希望在进行任何学习之前,能力就可以自动展现。
研究生精英案例——遇到手里长长的出版物清单;
①他们知道如何在考试中拿A,只是“暂时还”不知道如何完成这项工作。
②但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如何去做这项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已经什么都会了。
(2Janet Cooke & Stephen Glass 的假新闻获奖案例
①笔下的故事和消息来源是空想出来的;
②需要在当时看上去完美无缺;
③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接受【未来的完美】,必须在现在就达到完美。
12、一次测验定终身(深入解析对固定型者来说,为什么当下的完美如此重要)
——因为一次评估,可以成为对你适用终身的评判。
(1)5岁入学的尖子班测验——直到高中毕业&获得学术奖项,从未感觉属于尖子生
①最初的测验让她深信能力被下了定论;
②认为那是固定的,她不是一个真正的尖子生;
③当时拥有很多解析的方向,她选择了错误的一个(上述不是一个真正的尖子生);
④如果你是尖子生,你会通过那次考试并被立刻定性位一名尖子生。(深思,更可怕的后果)
(2)实验这种想法是特例还是普遍——五年级测试题
①测试的目的是评估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孩子都表示相信;(前提设问)
②“你认为这个测试能测出你有多聪明吗?”(测试vs聪明)
“你认为这个测试能测出你长大以后会有多聪明吗?”(测试vs未来)
成长型:可以测试一项重要能力,但不代表测出有多聪明;不认为能测出长大有多聪明;
固定型:坚定相信能测出有多聪明。(给了测验这么大的权权力,也给了它为自己下定义的能力)
13、再谈潜能(了解固定型者当下完美追求的基础上,解析成长型者对潜能的看法)
(1)我们是否可以立刻对某人具有的潜能下定论——No
①有许多在我们的 时代被称为天才的人,都曾被权威人士判定为没有未来(Eg.莫顿·唐尼)
②这些人当中,可能确实有些人在早期并没有变现得非常出色;
③这些判断是正确的,但这只是依据当时的能力进行的;也许他们当时还没有成为日后杰出的人。
④但潜能就是人们随着时间来提高自身技能的一种能力;
⑤想让潜能开花绽放需要一定的时间(Eg.画家保罗·塞尚)
(2)一封愤怒的来信——关于对学生的能力评估
①人的表现不能只根据一次评估来断定;
②根据一次分数立刻做出的评估,对了解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③更不能了解他们在未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3)NASA筛选宇航员申请——根据思维模式进行人才选拔
拒绝了那些经历简单、一帆风顺的人;而选择曾经历过重大失败并重新站起来的人。
14、证明你很特别(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个人特殊性)
(1)特殊性意味着一个人更有价值、高人一等、更具特权:
①“感到自己很聪明”:当感到特殊性,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一样且比别人更强时;
②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天赋&比别人更有价值;
③不敢想象自己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
④生活每个时刻,会登记在我的智力记分卡、吸引力记分卡、受欢迎程度记分卡;
⑤活着就是为了这个时刻——不仅很特别,我的特别即使在远处也可被人察觉;
灏文拆书感悟:
1、关于脑波案例的深化:
注意力提高,则该时刻吸收信息和转化的能力提高。专注于是否对错,与专注于提高自己信息,两种思维模式者行为的分水岭由此体现。
2、来到学习拆书,就是为了学习如何去做这件事情~
我发现自己拆书,对于拆解内容的回顾不够提炼,决定对总体逻辑来一次梳理,在黑色标题中标出;
我发现发问的广度不够,于是从群中尝试解答他人的疑问,来增加自己更深入的思考~
3、解答【为什么有些学生如此热衷于学习】
①认为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②认为成功就是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学习是可以拓展能力范畴的;
③认为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意味着失败;
④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成长空间越大,主动寻求挑战;
⑤脑波:高度关注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对可以提高自己感到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