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生病在家休息,昨天自己开会回家太晚也太累,我和儿子商量并达成一致,今早再去学校,需要我俩早早的起床。
早上5点半起床,因为从家到学校最少需要一个多小时,我们6点从家出发,送儿子去上学,到镇上的时候,已经7点了,(儿子7点上课),我和儿子每人买了一个肉饼,到学校门口,儿子问我,你是不是直接要走,我说,你需要帮助吗?儿子说“我想你把车开到前边一点,我想在车上吃完这几口肉饼”“可以呀,我刚好帮你取一下后备箱的药,然后在车上陪你一起吃”,吃完东西,儿子直接穿衣服,背书包....
到学校的时候,我们已经迟到了10分钟,儿子在车上吃完东西,花费时间5分钟,进校门,迟到了15分钟。
现在,我们一起来拆开探讨一下这迟到15分钟的意义:
爱他,就多考虑他的感受,多询问他的需求,在孩子闪烁的提问之间,“妈妈,你是不是到了就要直接走”,这句话我听到了,孩子有想法,有需求,需要我的协助,我采取了主动表达的直接询问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猜,我说“你需要帮助吗”?这种直接的询问式的好处,既尊重了儿子的想法,又可以直接引出了儿子的需求,他的需求很具体,在不影响其他车辆和老师的通行,还保护了自己的小秘密“我想你把车开到前边一点,我想在车上吃完这几口肉饼”我接纳了儿子的需求滞后,同时也完成了助力孩子更好地事件,“可以呀,我刚好帮你取一下后备箱的药,然后在车上陪你一起吃”,
取药,叮嘱,再次输出自己的爱,并且发出自己爱的邀请,和孩子一起在车上享受不一样的早餐形式,爱的区域又被扩大了一圈。
吃完东西,儿子直接穿衣服,背书包...
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了当下最适合我和儿子状态的方式来处理对待迟到这件事,首先,我们非常清楚,迟到是不对的,对老师,对自己都很不尊重。站在为对方好的角度,就会表达出为对方着想的想法,有时候这个想法,别人不一定需要,所以主动表达,主动寻求,整个过程我们都在商量调整,让彼此都能够感受到我们是再爱的流动中学习和生活……
现实情况呢,就是我们已经迟到了,接下来的五分钟的吃早餐要不要在车上吃,孩子已经说出自己的需求,那么,我选择的是,在车上和他一起吃,孩子吃完,收拾东西,最后用饱满的状态,愉悦的心情去度过接下来的一天的学校生活。
今天,我再次体验到什么叫平衡,以及平衡带来的绝妙体验……
如果是您?您会如何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