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最近好多小宝(2周岁以内)的妈妈反馈说孩子黏人,每次离开的时候哭的好伤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也非常的煎熬!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粘人就是不独立,于是用各种办法“逼”着孩子与自己分离。但其实小宝宝粘人是非常正常的。依恋是指婴儿与抚养着(一般指母亲)之间产生的特殊的情感关系,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婴幼儿与成人最早建立的关系之一,也相当于最早的人际关系,依恋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及影响儿童未来的同伴交往和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鲍尔比等人的研究发现,孩子在3个月以后就开始对人有所反应,他们对母亲或者抚养者更加偏爱,而当孩子6个月之后对母亲更加关注,婴儿跟母亲在一起表现的特别开心,这种开心是其他人没法代替的。在这时期,母亲离开时,孩子会感到焦虑,出现哭喊,母亲回来,婴儿马上又感到开心,好像母亲是其安全的基地。该阶段,婴儿对陌生人会出现焦虑、恐惧或者哭叫等情绪及反应。早期,婴儿主要通过微笑、哭啼、注视、拥抱等方式来与母亲互动,通常,当他们与母亲接近时,婴儿会感受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他们会感受到最大的安全感,同母亲分离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的痛苦。此时如果妈妈能够敏感的察觉孩子的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孩子就会与母亲建立安全、信任的关系,进而发展对其他人或环境的信任感。

  只有当孩子感觉环境安全时,孩子才能够安心的去探索环境,发展自己,若孩子心中太多恐惧和焦虑,他会耗费孩子更多的精力和能量去对抗这些情绪,使孩子没办法去发展自己。所以早期孩子与抚养着之间建立的安全信任的关系,是孩子向外发展的基石。独立性的发展必须在安全信任的关系的前提下发展。

  发展孩子的独立性,父母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影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增加孩子的焦虑和恐惧。过度的推开孩子,孩子会担心父母对自己的爱,而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粘人、哭闹)来试探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父母在发展孩子独立性前先思考自己是否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的独立性并不仅仅是指不依赖别人,孩子每天充满了不安全感去做事情这绝对不是家长期望的。所谓的独立性,我觉得更应该是指孩子能够清楚地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事,对哪些事情需要负责,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自由的表达出来。父母并不需要一昧的拒绝孩子,当孩子拿着很重的物品时,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也许这样孩子才更能感觉到支持和关爱。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三个方法,划重点啦!

1、安全的亲密关系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基础

  安全的亲密关系是孩子信任感发展的基础,孩子只有对环境有安全和信任的感觉,才能更加适应环境发展自己。

2、倾听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活中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倾听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想法与家长不一致时,切勿用权威的方式去打压、逼迫孩子,这样孩子以后很难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甚至逃避自己的责任。

3、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尊重孩子各个阶段的能力发展,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孩子探索世界,当孩子的能力未达到所做事情需要的能力时,父母切勿操之过急,逼迫孩子去做,反而打压孩子的自信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社会的竞争,许多家长对孩子都是事事包办,倍加呵护,很...
    语沫麻麻阅读 1,715评论 0 6
  • 独立性在幼儿身心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独立性强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做事有明确的目的,并能按照目的去行动,不指望别人帮助,...
    育儿指导周老师阅读 748评论 1 1
  • 【写在前面:把之前在微信公众号上零散的文章搬到简书上来,此文是写于2016年夏季】 今天去超市购物,在超市门口看到...
    chereeZz阅读 249评论 0 2
  • 胖妮贾玲,在而立之年,终于出名了。人怕出名猪怕壮,贾玲是胖了也不怕,貌似,胖还是她耍宝的资本呢。 以前,有谁知道这...
    烦人的昵称阅读 993评论 0 0
  • 那么,这些不能说给大Boss听的就说给自己看吧。 反正,我敢肯定的是,以前好讨厌冬天,因为湿漉漉因为很冷因为见不到...
    白羊鱼啊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