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节课结束的铃声响起,从孩子们走出考场那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明白:对孩子来说,三年的初中学习已经结束。他们的任务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事了。
中考是一次考试,相比以前的各次考试,它是一次没有订正机会的考试。分数出来后,在大数据分析能力面前,去向基本都已成定局。
这几天,家长们频繁奔走在各个学校,不厌其烦的问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会吸引千万双关注的目光……几乎100%的家长都在短短的几天内成为中考志愿填报的专家,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数据分析、学会研判各个分数段家长的心理活动……为了孩子的动力让我们瞬间变得强大无比。
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肯定会有人进入不太满意的学校,分数与学校的落差或许让家长和孩子心存沮丧。
不过,请记住,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哪里有什么遗憾?
我们当然不能掩耳盗铃的说自欺自人的话,我们当然明白:任何一个学校的金字塔尖都是闪闪发光,那些个别的璀璨无法代替众多的暗淡。我们更清楚,我们中的一些孩子肯定会坠入落后,但我们也一定会看到,辉煌的前方一定有我们这些普通学校学子的风采。
三年后,一定有优秀的孩子成为我们的骄傲。
为了这一目标,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做一个迎头赶上的家长,一个逆风飞舞的家长、一个为了孩子随时准备放弃一切的家长……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的行动指南又是什么?
没有答案。
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情况不同。我无法给出具体的做法,这,远比让一个典型的文科生习惯数据分析复杂。
我只想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我们不能太责备孩子了。现在的分数是恐怖的令人咂舌。将近90分的成绩,仍然要与名牌高中失之交臂。我们无法改变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我们只能接受,在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里为孩子精挑细选。
我们会坦诚的告诉孩子,你落后了。尽管有一万个理由,你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这其实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在三年后,你再告诉孩子落后,弥补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那些考入名牌高中的孩子,三年后,也一定会有一些人遗憾而羡慕的看着我们,正如我们今天遗憾而羡慕的看着他们。
我们要让他们明白:现在落后不算晚,三年后会有一次重新翻盘的机会、逆袭的机会。
我们会和孩子来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心。十四五岁的孩子,还是尚未成熟的年龄,他们还是一张白纸,唤醒他们发奋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要求孩子三更灯火五更鸡时,请反问一句:你在做什么?你整天捧着手机,却指责孩子不要玩游戏;你说这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允许孩子说“别人家的父母”……
记住,我们是家长,更是孩子的监护人。我们不仅是对孩子发号施令的家长——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领导,有本事你去当单位的领导——我们更要监护孩子的成长。
我们更不能攀比。每个人是不同的。当我们羡慕别人在春天开出美丽的花朵时,也许你的孩子在金秋会结出硕果累累;当我们在遗憾自己没能有花开的季节,你的孩子可能是一棵不开会的参天大树……任何时候都不要攀比。
不攀比不等于不去比较,你一定要让孩子和自己相比。
苟日新、日日新。
吾日三省乎吾身。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就是孩子应该做的。
从今天起,请你戒掉牢骚,用满满的正能量给孩子打气。让阳光少年心态阳光。
努力、发奋、坚持……当你要求孩子时,请你自己做到。只有感同身受,这时你也许会知道这样做的难度,也许你会明白孩子的内心。就像你推掉一次牌局、放下手中的手机……
当你要求孩子单词打卡时,你也可以每天打卡背唐诗、宋词。看看你可比得过?
这三年,你要准备过苦日子了。不能因为孩子住校,你就一下子放松,悠闲的开启度假模式。
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住校,你的责任更大。安全问题、自理能力、和同学相处、上自习……一直在你身边早出晚归的孩子,一下子离开你,你更需要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做一个随叫随到全天候的超人!你还要和孩子一起规划好一周的生活、布置好一周的任务,设计好阶段任务,每周回家相处的日子是一次感受家庭氛围的时光,请你不要缺席。
以前,我们可以用工作忙、生意忙……种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从今天起,请记住,你别无选择。
励志三年对孩子也是对你。
因为你是无所不能的家长,因为你的梦想是和孩子一起摘下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