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前不久回家,和老妈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老妈突然问:“工作怎么样?”
我随口就回答:“哦。挺好的,刚换了份新工作,薪资比之前那份工作高了3千块钱。”
我本以为老妈听说我工资有所增长会开心,但却没想到她的注意力却放在“换工作”这三个字眼上。
“你又换工作了?原来那家公司不好么?怎么换工作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什么又呀,我这才第二次换工作好吧,我同学都换了好几次了,我那么年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您看,我换工作之后不是涨工资了么?”
“话是这样说,但是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我不是反对你换工作,只是做什么事之前你要考虑清楚,要是贸贸然离职,又找不到工作了,你说你咋办?”
“妈,这年头还有找不着工作被饿死的人么,都什么年代了,我辞掉工作之后,保管在一周内可以复职,你别操心了哈。”
“哎,我是跟不上时代了,你也长大了,但我老觉得,有分工就踏踏实实干吧,稳定点,干几年升个主管、经理什么的就结婚生子,稳稳当当的没什么不好……”
Part 2
我一直都觉得我老妈是旧思想,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大众务农,找个稳当工作就特别难特别值得珍惜的年代了。社会节奏加快,在一个岗位上迅速培养好技能再跳到更高的平台,才是在这个高速社会稳步向前的王道!指望在一个岗位上日复一日地晋升多少有点闭塞。
但直到前天,我跟一个大学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才不得不深思我们90后离职的这个问题。
不过,别误会,我说要深思,并不是要否定我之前所说的“在一个平台迅速培养好技能再跳到更高的平台”的逻辑有错。只是我发现我们的离职似乎并不是因为“在一个平台迅速培养好了技能”。
我这位同学跟我一样,大学毕业至今大概一年半的时间,但他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换过的工作已经十指难数了。工作时间最长的有五个多月,最短的就一周多点,平均起来,试用期都没过就换了一份工作。
除了这位同学以外,我发现跟我玩得好的那群朋友,要么是有离职的打算,要么就是在重新找工作的路上。
经了解,在众多离职或拟离职的朋友中,鲜有发现是以“我已经提高了某个技能,想去更高的平台发展”的理由离职的。比较普遍的理由:
要么是:“我们公司太抠门了,工资不高、福利不好,连某公司的万一都不如,所以还不如索性去找个好点的下家。”
要么是:“天天要受上级的气,颐指气使地让做这个做那个,还有一群傻逼一样的同事,受不了啦!”
要么是:“加班太严重了,工作和生活不分,再不走,就没女朋友了。”
Part 3
想想自己也曾在离职或者离职前,多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老感觉自己工资不高,要受老板的气。
好像以这种理由离职也无可厚非,毕竟人总不能为了吃一口饭而苟且地活着吧,说好的诗和远方呢?离职,去找一个顺心如意的工作也实属人之常情。
但是,辗转之后的结果又是否如意呢?我的那个朋友一年半换了十多份工作,最终也还是没有找到所谓“称心如意”的工作。
那会不会是他运气不好,遇到的都不是什么好公司?
或许,我们眼中的好公司,并不会在真实世界里存在。在工资低的单位上班觉得浪费青春,看不到希望;在工资高的但上班,觉得压力大,没有生活空间。
或许,我们用来衡量是否属于好工作的标准有失偏颇。或许我们习惯于拿别人的薪资与自己的薪资做对比,而不是基于自己的价值来衡量;或许我们会因为其他同事比自己轻松而觉得这份工作不值得,而不是基于自己做了多少事情……
当局者迷,或许在我们离职后,甚至是在我们陷入离职后毫无收入的惊慌失措中,我们可以更理性看待离职的这件事,可以用一种更客观的角度来定位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不畏惧离职,但仍需问问自己为何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