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兹的《谁杀了我的牛?》中指出奶牛代表了妨碍我们过上真正美满生活的每一个借口、习惯和理由。
书中讲述了一头奶牛的故事,一位教授带着学生去到偏远山区的农庄,并找到其中最为贫困的那一家进行借宿,那家人不论从生存状态到精神状态都极端不好,他们只有一头赖以生存的奶牛,奶牛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过的没有那么差。教授在第二天一早杀死了奶牛,学生以为奶牛死后那家人会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不曾想,一年之后再见时,那家人因为奶牛死了,不得不去寻找新的生活来源,每个人都变得积极起来,经过大家的努力,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故事中的奶牛便是阻挡他们通往成功的障碍,在有奶牛的时候,他们从未想过没有奶牛的生活,在没有奶牛的时候,他们遇见了未知的未来,遇见了无限的可能。
无论是人还是工作似乎都无法跨越阻挡在他们通往成功之路上的障碍,并因此终生郁郁不得志,忍受着失意的现状。
找出奶牛
并不是每头奶牛都会叫,我们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发现奶牛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根本意识不到那是阻挡我们成功的障碍。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用各种的借口去掩饰奶牛的存在,这使得奶牛更加隐蔽。
小L便是这样的一头奶牛。每天询问工作进度的时候,她习惯性的开头是,哎,没有做完。然后一脸委屈,让人无法多加苛责。基本每天都迟到,即使前一天三令五申说明天需要早到。最为令人恼怒的地方是,无论说多少遍,她都听不懂,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她一直照着自己的节奏工作,每次都是最后完成本职的工作,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她安静得呆着,从来不主动进行询问。
从2月中旬开始便有人在我面前吐槽小L的不好,我也跟组长提议多次,我们需要换人,但是每次都被各种原因挡回来。比如:她走了她的东西没有人接,好歹能做点对数,整理文件的工作,拿快递的工作,等等。
杀掉奶牛
当我们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少数东西时,这种想法本身会变成一副沉重的枷锁,会制约我们追求更加美好的东西。虽然知道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不快乐,但是总觉得还不至于完全痛苦;对所面临的生活感到失落,却又不采取行动来彻底改变它。
我们愈加接受现状,愈加失去追求幸福的能力。
从我们最初想把她换掉至今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两个月里我们吃了她的各种苦,有错过截止日期,项目八个人每人损失1000元钱,有因为她大家通宵达旦。但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担心她走之后她的东西会分给自己,并且接手的人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都反对在忙季将她换掉。
我们一点点接受小L的行为,觉得她难是可以理解的,觉得她干不完的时候我们去帮忙时理所应当的,我们越来越接受这种状况,直到项目结束也没有将她换掉。
我跟组长说,如果不release掉她的话,我们永远没有新的A1进来,我们只能被动的忍受,我们不能再等待了。在昨天,我们终于将她release掉了,我们终于杀掉了我们项目的奶牛。
遇见美好未来
我想,从下星期开始,我们不用再不断询问奶牛的工作进度;不用再一遍遍重述讲过的东西;不用陪着她加班;不用帮她干属于她的事情。
我想,从下星期开始,我们的心情将变得更加愉悦,至少没人给添堵。
既然找出奶牛,就请不要犹豫,举起你手中的刀,将它杀死,杀死之后才能遇见更好的明天。
奶牛一直潜伏在我们附近,你的周边可能就有很多,别害怕,一一把他们找出来,干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