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是个孤僻的人,常常一个人到放杂物的小屋儿安静地坐会,看一本书。上学后交往的孩子也不是很多,邻里们都说我像个小姑娘,也就越发地腼腆了。直到八八年外出求学,看到同学们活跃在系里、学院里、社会上,才朦胧地感觉需要人际交往。后来毕业分配到教育部门,看到同事们朋友交往甚密,到那里办事都有熟人,很是羡慕,开始刻意为之。努力还是有了效果,认识了很多外单位的人,不能突破的是还是很腼腆,远远达不到称兄道弟的程度,也不能和女同事开过界的玩笑。看到工作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样子,决心改变自己,抽烟多了,喝酒多了,段子多了,一二十年的历练感觉终于融入了社会,热衷穿行于饭局。和不同的人打招呼,和女人说笑话。
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有了短暂的充实,偶尔想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古句,更是找到了理论依据。每天把酒言欢,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唱着没调的歌,跳着没有步伐的舞。
直到有一天,厌倦了,逃出这圈子。
有一种莫名的空虚。
是啊,我违背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宗旨。
想出去寻找下答案。
友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向东走阿尔山,额尔古纳,长白山……
向西行银川,青海,格尔木……
向南奔黄山,婺源……
旅途的劳顿确系改变了生活,丰富了阅历。
还是不能让我超然物外。
青海之行十几人,回程路过甘南,冥冥之中感觉到它的神秘,决定独行一次。
一路的兴奋,慢慢变得平静,到了银川段,下起了小雪,一个人独自走在公路上,没有过往的车辆。幻觉我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天路上。那种孤独感无法言表。我大声地唱歌,宣泄。伴随着这种感觉一路到达拉卜楞寺。看到走在路上朝圣的人,渐渐地平复下来。
我从夏河的拉卜楞寺,走到郎木寺,又返回到西仓寺。看到的是平静的人们,聆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即便是一个人走在路上,也是充实的。我没打扰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细细地观察。慢慢地品味。寻找人群中的自我。
我欣喜地发现了我,那个儿时一个人独处的我。可以安静地读书的我。可以静下心思想的我。原来与自己相处是这么美妙,即便什么都不想,静静地坐着。
从一寸光阴一寸金,到虚度时光。也许就是修行。
从众乐乐到独乐乐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