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看了差不多有二分之一。这本书是站在主人公塔拉的角度去写的,以塔拉为第一人称。
塔拉一家有孩子众多,她是最小的一个。因为爸爸的原因,家中所有孩子没有去学校上过学,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其中有一个哥哥,名叫泰勒,他靠自学,考上了杨百翰大学,脱离了哪个束缚着他的家。随着哥哥们结婚生子,一个个都离开了爸爸的“钢铁垃圾厂”,没有更多人手帮助爸爸干活,塔拉也逃不过去“钢铁厂”帮助爸爸干活的命运。一个女孩子去干这种话,在现在看来,会有点同情她的遭遇,为她感到悲伤。塔拉十六岁时,哥哥泰勒鼓励她自学,考杨百翰大学 ,这样塔拉才能脱离那个家,逃离爸爸给他灌输的思想,从此,塔拉和爸爸的思想战争开始了。
塔拉买了书,开始自学数学等科目,当爸爸知道他要考大学时,便想着办法让塔拉花自己的积蓄。爸爸不想让她离开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他觉得孩子们不应该被正规的教育荼毒,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钢铁厂人手不够,需要劳动力帮他干活。每天塔拉早上学习数学,然后去爸爸的钢铁厂帮忙,因为每天早上没有被干活累垮的时候,精力才是最好的,可以学进。
她和爸爸的战争,是由于肖恩(塔拉的一位哥哥)结束的。肖恩是所有孩子中唯一一位敢于反驳爸爸话的人,他每次和爸爸争吵,绝大多数是他赢了,其他孩子中,从没有人敢和爸爸顶嘴。由于肖恩一次车祸,那天晚上,他骑着摩托车,天太黑,没有看到一头大象正在路上,于是和它相撞,塔拉开车路过时,只见肖恩躺在地上,满身是血,给爸爸打电话,爸爸说把他带回家,妈妈会为她治疗。妈妈类似一位草药师加助产士,爸爸不相信医院,所以孩子们有病有伤都会先去找妈妈治疗,妈妈还会为穷人们接生,因为医院接生太贵,穷人们支付不起。这次塔拉看着肖恩露出来的脑仁,着实慌了,她和另一个人把肖恩放进车子,开车准备回家,但最后他没有往家的方向开,而是去了医院,不就爸爸妈妈赶到。在医院的走廊里,爸爸对塔拉没有责怪一句,那天之后,爸爸对他上大学的事不加阻拦,对肖恩车祸的事只字未提,也许是他意识到自己有某些地方的确错了吧。
塔拉如愿参加了杨百翰大学的考试,考试结果也很理想,二十八分,考上了。于是要去准备上学的学费,她上午去一个地方打工四个小时,下午回来帮助爸爸钢铁厂干活,并告诉爸爸,她下午会回来帮忙,一直等他雇到人。
妈妈对塔拉上学的态度是支持的,她希望塔拉去上学,尽早离开这个地方。妈妈一直以为塔拉是孩子中最特别的,没想到泰勒是第一个逃离家的人。开学前,妈妈陪着塔拉去学校公寓,随着妈妈离开,塔拉的“新生活”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