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解读一下同事的外在分析表。
同事的外在分析表如下:
可以看到,她的D和C几乎是一样的高度,这说明,她在外在展现出来的是比较强势且直接的风格。从我对她的观察来看,她的岗位职能要求她具有统领的能力,所以她基于工作的惯性,展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指挥属性。但是从图表上我发现,她的D值是提升的幅度是比较明显的,这似乎表示她希望用强化自己的强势风格来要求下属做一些事情。在过往的沟通中我觉察出,她在管理下属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就是对于下属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她往往是针对表象进行解决,并没有太多探寻下属产生问题的深层次缘由。我过往一直觉得,她其实并不是非常愿意在一个管理岗位上来工作,我觉得她可能更适合做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且擅长的工作。现在来看她的内在与外在表的D的区别,我觉得我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基于目前公司的特殊属性,公司需要这么一个角色来担当起管理者的角色,所以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她是不二人选。我逐渐意识到,她可能在本我中并不十分认可自己当下的岗位与职能,但她依然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她的价值。这种在工作中主动提升自己的管理角色的意识,是我需要向她学习的。公司未来走的长远,固然需要在整个人岗匹配上做一些改善与优化,但在目前,我作为她的合作伙伴,需要给到她一些理解与包容。而反思过往我与她产生的种种因为工作的争执,其实都是以我个人的价值判断为依据去与她沟通,这是不太合理也不太正确的方式。
再来看看她的C值。尽管在工作中,她的C值有下降25%以上的程度,但在外在表现中,依然能和D值并驾齐驱。这说明,她在外在的管理角色中,体现出一种讲求精准,注重流程的要求。我想起上个月与她配合对公司的产品手册进行沟通的一个场景,对于产品手册的配色,她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当时我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把自己的关注焦点放在产品手册的内容上,以及产品手册对客户的影响力度,而不应该在类如配色上来回纠结。现在看来,她的高C特质,其实是体现在很多地方,换言之,产品手册的配色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我仅仅了解到的一个方面而已。然而对于她的高C特质,我脑子里面并没有太多可以匹配的案例,这说明,我对她的了解其实还是比较肤浅的,基于肤浅的理解基础而进行的彼此沟通与协作,必然会产生一些相互之间的误解。作为一个在一起合作了四年多的同事,我居然没有能够对她有相对准确的认知。这也说明了我自己人际敏感度的低下,过往我一致认为,同事之间的关系除非是底层价值观的相似才能引发更多根本的协同感,否则就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关系,公司给到员工金钱,员工替公司做事情。现在看来,这个理解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价值观的衡量标准其实非常抽象化而且也比较难以精准的评估,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根据每个人的行为表现去推测他的内心,在没有真正确认对方价值观属性的前提下,不能枉然做出「彼此不是一路人」的评判,这个认知其实会影响彼此在合作上的愉悦度,工作中体现出来就是自己会「装」,而这其实也违背了Dalio说的「直面真相」的原则。
综上,我觉得从她的内在与未来表来看,我能够发现我自己的两个问题:
过往所体现出来对同事的冷漠与不关心的态度,这导致我对一起工作很多年的同事的认知深度很低下这个事实。
同事能够在工作中主动提升自己的管理属性,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反思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主动适应力就相对偏低,有些事情自己一旦觉得不适合自己做,就会直接拒绝掉,这种处理方式其实也是欠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