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饮食滋味》第二章—“因地而食”文章中提到要吃方圆百里出产的食物。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概念。
因为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心理生理的需求特点。你在某地方就得适应当地的环境。就是吃当地百里出产的食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常食”。
比如说我的老家是安徽六安下面的县城舒城县,再细化到下面的乡镇。属于皖西,还是以水稻也就是常食大米,偶尔会吃点面食,那你让我一周吃个一两顿我还是受得了的,但让我一天吃两顿面我肯定受不了要逃跑的。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地理环境适合种植水稻,从小到大就吃大米。离开大米转去吃面,无论你把面做的有多好吃,让我改变饮食习惯,肯定违背我的身体。
文章还提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那是为什么呢?比如一个北方人去到南方,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原因就是因为南方的湿气大,而北方又特别燥。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作者在书里可以先预防,也提到了可以先喝煮沸过的自来水(不是喝矿泉水)泡一杯茶。做到入乡随俗这么个道理。
但如果你已经水土不服了咋办呢?那你可以少吃东西,调整自己的消化功能。
我记得我 19 岁高中毕业那年,去到我父母打工的地方浙江温岭,温岭也是靠海边吃海鲜,去的头一个星期我还拉肚子了,平时很少拉肚子,我想这和水土不服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同一种食物,出厂季节不一样,它对人的作用我也不一样。例如:春笋和冬笋。冬笋是埋在地底下的,要想滋肾阴,冬笋烧肉是个不错的选择,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做一顿笋烧肉,既有肉又有竹。
冬笋肥厚,味道偏苦,入肾,类似于生地一样会滋补肾阴。
春笋是开始冒尖的那种,入肝,吃了很多人会过敏,为啥会过敏呢?🤔它把人体很多阴寒、湿浊之气透出来了。
还有一个重点作者也提到了。成年人早醒是早衰的表现,我吓出一身冷汗,想下自己一般都几点醒,作者是说早上 3-4 点就会醒来睡不着,那我不是哈哈(内心淡定了不少)我差不多都是 5—6 点算不上哈哈。
成年人一般都是:入眠难,睡眠浅。但最大的痛苦是早醒,早醒就是早衰的表现。
老年人都是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着。他们的原因是阴血不足,阳血独亢,用滋阴回神收敛的药,他就可以沉睡。
文章中还提到了诸多的观点,接下来我会慢慢解读,一定要多多关注我呀。给你带来一些养生的小常识,一起走出养生的误区。
#和笨笨一起养生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