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琥珀最开始的印象,来自以前很贵的缅甸琥珀(还真不是《侏罗纪公园》)。首次入手的也是缅甸和多米尼加的(上图)。这些的原石矿质外表,大多糙硬难看,难以下咽(手)。后来,藉由一块丹麦海飘全皮花蜡(下图)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因为对各类石头都太喜爱,以前高位接手过水晶。也正是这个经历,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琥珀(蜜蜡)。这里,思忖自己喜欢它的七宗“最”:
7、生命力
文玩,讲求养成的变化;宝石,需要恒久的“珠光”。所以无机宝石总有摆脱不了的涩和冻,这就不免冷艳不易亲近。琥珀(蜜蜡)虽已化石,却依旧蕴含和煦,其色温质润,凝结自参天大树之精华,经历地质作用能量的强大加持——这“生命”的转变和固化,似乎带来更持久旺盛的精气神。
温度和湿润的条件,才有地球现在生命的孕育——这也许就是我们会希(喜)望(欢)宝石“温润”背后的原因吧,因为有利于生命的发展。
6、既是珠宝,也是文玩
在饰品与文玩跨界的琥珀(蜜蜡),烘托气质的同时修身养性,伴随着个人的陶冶,融入独特的历史,焕发出别样的精彩。晶石那种越戴越靓,终究只是浮光掠影,和岁月沉淀下来的厚实浓郁,还是有所区别的。
5、文化内涵
陶瓷英语名china,中国为China,连英国人都发现了,中国人自古尚玉(陶瓷以似玉程度为标杆),这是我们的共同追求。琥珀(蜜蜡)成为历史上很多人的选择(宗教,乃至货币),是否体现了人类某些内在的共通的审美追求?
4、可以DIY
容易鉴定,市场规范,不似玉器那般让新手望而却步。
硬度更是让无数的玩法成为可能:试想作为普通人的自己,手中有块绝好的翡翠料子?琥珀(蜜蜡)却可在寻常的场景,通过简单的工具,自己创造出专属的、值得纪念和夸耀的作品!
3、目前唯一能完整保存生物的宝石
裹挟历史信息,穿越时空呈现给我们。侏罗纪公园也许暂是梦,但开料确有一份抽取奇趣蛋的惊喜。
2、型色兼俱
富于变化的多彩、多姿,不琢亦可成器——喜欢原石者(力求最大限度存留自然状态)的福音啊。单一品种晶石,颜色和体态都相对固定,琥珀(蜜蜡)则不同,从白到黑,再到光谱七色都有它们可以占据的位置。它们的万千姿态,容后慢慢展示。
1、可用价值
药用当需谨慎,看每个人的取舍,甚至可如同焚乳香那般具有“使用价值”。
(都是“树脂”,安能辨我是雄雌?此图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NATIONAL GEOGRAPHIC)
从小就很喜欢石头,各种的都喜欢。
小时候一颗雨花石就能成为珍宝;见到鹅卵石、花岗岩(对,那种建筑材料)都会眼睛发亮;走在路上,经常下意识地就搜寻漂亮石子……
直到一次参观小型化石展后,彻底深陷无法自拔。
大概,自己对“凝结了时间的历史”、“永恒不变”、“真善美”的爱,在石头这种事物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寄托:
记录着我们从未存在的未知时间与地质信息。
起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不易消逝。
“真”为可以触碰,“善”为拥有价值(不论经济还是美学),“美”则为字面之义了,玉乃石之美者。
倾注了感情,就难以道别……对一个缺乏安全的人来说,拥有物理现实、不会难以理解、可以掌控在手里、不会出乱子……石头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实在感”,用英语来表达,也许是“comfort”。
天知道安全感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可以顺便去了解一下 Maslow的需求金字塔)。
多愁善感的柔软,喜欢上石头的坚硬,哈哈,人类还真的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