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进行“进行”了吗?
柴门醒客
几年前朋友说在某处一面破旧的墙面上看到歪歪扭扭地刷了一个标语:“此处禁止进行大小便”。他感觉太可笑,当一件笑话告诉我们。“禁止大小便”不已经清楚明白了,还“进行”个啥,岂不可笑!
这几年的情况却大不一样了,感觉有迅速向笑话方向进展的趋势了。如果你哪天没有进行点什么,或许有“虚度光阴”的感觉。坐火车可以看到列车上的警示语:“列车启动后严禁进行开门操作”;某省级大报报道:“现场的电脑爱好者轮番向当天的讲师进行提问”;某央媒报道:“……前往灾区印尼进行采访”。读者不妨把上述例子中的”进行”一词拿掉,看是否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如果毫不影响,无疑可以判断有“进行大小便”之嫌。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发现形迹可疑,就上前进行询问”;“要把高压电容中的电能放掉,然后再进行维修”;“……可以到小商品城进行购买”。笔者曾同一位朋友说起此类蛇足的问题,他居然哈哈大笑,说你说的那些哪有什么“技术含量”,他告诉我一个极有技术含量的例子,便是本文开头所讲的“此处禁止进行大小便”。笔者哑然服输。这便是本文的由来。
如果仅仅是口头表达,可以理解成某人的讲话习惯,倒也罢了。麻烦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书面表达也在“进行”中,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眼下生活中极具影响力的视频媒体已经对此全然不觉异常了,真的令人感觉对文字太过随意。笔者曾在某省级卫视台看到一段报道,在短短的34秒时间内,有5个“进行”。不妨罗列于下。
针对进口的蔬菜水果进行摸排;
对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杀;
无须进行二次装卸;
对货物进行严格把控;
对所有货物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还有权威级电视台也不例外,不甘寂寞地在不断“进行”中。“对安检员进行谩骂”;“民警对其进行处置”云云。从这个趋向看,现在我们哪天不进行大小便就出麻烦了。要是对类似“进行”指错则麻烦更大了。为避免麻烦,笔者不得不在本文标题中的进行前再加一个进行。
仔细分析,这种说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拿掉的“进行”,拿掉后对文意表达毫无影响,此类“进行”应该坚决删除。一个动词本来就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意思了,何必缀一个无用的冠。另一类是“拐着弯加上去”的,如“对安检员进行谩骂”一句,可以把弯子掰直,直接写 成“谩骂安检员”,这样的说法非常符合汉语的主谓宾表达顺序,且简洁明了,何须拐弯加“进行”!
不妨以一个打油诗结束本文。
进行复进行,进行何其多。
免进行一行,多半更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