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享是自己课程后的一些简单思考,因为段落书写,所以不一定清晰,若有兴趣欢迎留言探讨交流,谢谢!
课后随笔1:
怎样用道德经来对照宋志平的性格?
今天我们讲的是宋志平的中国建材的商业案例,真的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案例,但是给我的触动和启发确非常大!宋志平自己做了10年的销售,可以说从销售中他明白了人性的根本,需要被尊重。所以他以宽容作为他的管理核心,并且应用娴熟,在他身上可以清晰看到道德经的应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管理处下——他对人谦和,理解对方,但是也能把目标传达,在意他人感受;
2)水善万物而不争——技术员出身,要做销售员的原因是看到厂里很多东西卖不掉,想着自己比普通销售员更懂能讲明白,愿意试一试;
3)自己定位就是普通人——所以做事不急功近利,稳扎稳打;
4)内在坚持——销售员一做就是十年,不在意外人眼光,即使自己父亲,也依旧坚持;
通过自己的经历,真的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老师提示其实在宋志平的成长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挫折,尤其在国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严重,一开始他也看不懂,读了艾柯达自传之后,对他影响很大,所以通过读别人的东西真正为我所用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课后随笔2:
弱控制复盘力 = 要么在战斗,要么正在准备战斗 + 始终主动追求困难目标 + 为管理而管理
这是我们第四次深化学习弱控制复盘力公式了,通过之前谷歌、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和今天的中国建材四个案例的综合思考,我发现其实所有弱控制的核心都在于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但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这确实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比如有宋志平的宽容以待;有谷歌的放养型;有字节跳动的孵化式。
这正好应和了我们学习黄帝内经一直强调的五脏应四时、阴阳、五行变化,要找到适合的对应情况入手。
另一方面,宋志平遇到困难敢于直面困难,并不逃避,即使被法院查封,都勇敢上前去解决问题。
复盘自己:
1)发现自己过往看书都只是看表面,有点鲁迅说的拿来主义,最近学习才明白看书不是把别人方法拿来就用的,也不是去照抄别人的想法,而是要思考别人这么做背后的意义及思考方式。现在读书、听课都在有意识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想、在什么情况下这么做的。
2)自己过往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缺少宋志平这样的魄力和勇气。现在尝试去调整,问自己如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课后随笔3:
黄帝内经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水主阴,火主阳。阳是无形的气,而阴则是有形的味。饮食五味滋养了形体,而形体的生长发育又依赖于气化活动。脏腑功能由精产生。精是依赖于真气而产生的,形体是依赖于五味而成的。生化的一切基于精,生精之气得之于形。味能伤害形体,气又能摧残精,精转化为气,气又伤于味。
课后随笔4:
你会因为什么事情上火?
听了今天的课程,我好好梳理下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自己上火可能更多源于压力大,而我的压力来源于自己想的太多,并且因为想得多给自己带来的恐惧感,就如小乐老师说的不要用未来的自己吓唬现在的自己,想想以前还是心力不足吧,不敢把事情想透。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我感觉到自己的有意识调整,当自己胡思乱想时候给自己拉回来,这样会好很多。
课后随笔5:
黄帝内经原文——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发泄。无为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作为五味来说,味厚会使人泄泻,味薄能使肠胃通利。作为阳气,气薄能渗泄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亢阳促使元气衰弱,而微阳能使元气旺盛。亢阳侵蚀元气,元气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气为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而有涌泄作用的属于阴。
阴阳在人体内,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偏盛了,阳气必然会受损害。同样,阳气偏盛了,则引起也必定会受损害。阳气偏盛就会产生热,阴气偏盛就会产生寒。寒到了极点,又回出现热象;而热到了极点,也会出现寒象。寒邪能操作人形体,热邪能操作人气分。气分受伤,就会因气脉阻滞使人感觉疼痛;形体受伤,就会因为肌肉壅滞而肿胀起来。所以凡是先痛后肿的,是因为气病而伤及形体;若是先肿后痛的,是因为形伤而累及气分。
课后随笔6:
说说什么是你真正“珍惜”的?如果只能说出前三位,你会如何排名呢?
今天听到这个问题,脑子瞬间闪过的就是父母、健康、幸福,但是后来又发现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答案,并不是自己真正深入思考的。而其实这是自己没想明白,其实是没想过,怎么可能想明白,这也体现了自己平时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愿意失去的贪婪。
我听了这个问题思考后觉得真的是一团乱,比如说觉得想好好工作拼出来是为了父母,但是为了父母不是只有有钱后才能做的,此时此刻就能做一些对父母好的,但可能自己没有做。所以我发现这个问题问到了我内心深处,发现了自己很多表演的地方,因为没有想明白所以自己才会更痛苦、纠结。
小乐老师启示我们,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快乐就是当下自己愉悦、欢喜,但是此刻做的事情对未来又是有助力的,未来会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说幸福不是一个终点,其实幸福是过程本身,幸福是一种能力,是我们选择用勇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当下发生的事情,并有勇气面对困难和生活的混乱,并且去跳入其中,努力把到来的一个个问题处理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并享受的过程。
课后随笔7:
黄帝内经原文——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风邪太过,则会发生手足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就会生发红肿;燥气太过,津液就会枯涸;寒气太过,就会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就会发生濡泻。
课后随笔8:
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过“太过”的行为和经历呢?
今天自己梳理了下,其实我就是一个特别把握不好度的人,经常做事过分或出格,我今天梳理了一下,发现有六个方面:
1)理性压制感性:过度理性后的体现就是钻牛角尖,自我吓唬自己,现在好很多了,有意识控制自己放下理性,适度回归感性。
2)工作加班:以前工作中就是工作不分时间,所以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因为觉得有的是时间,这又是一种过度后带来的不好影响,后来做了调整,把工作、生活相对分开。
3)做事情没有度:一旦和一个事情较劲儿就不放下,过度后会失去格局,因小失大;这一点现在也通过跳出事情,回顾事情好了很多;
4)管理上以柔胜刚:原来不懂,就是追求表面的柔,过度的在意关系后就会导致团队做事效率低下,甚至没有威信;后来意识到了做了调整,明白搞好关系是为了团队有更强的执行力做事;
5)目标上过度追逐:掌握不好节奏和方法就会变成急功近利,这一点我现在还是没有完全调整好;
6)自我表现欲强:以前讲起话来就是自己说自己的,过度后完全不在意他人感受,自我沉醉其中,严重了会耽误事情,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而今天小乐老师又给了我们四个汉堡的建议可以选择:分别是——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我们不知不觉都做了享乐主义、忙碌奔波的,还有很多人在做虚无主义,如何真正调节自己活在当下感悟幸福才是重要的,度的把握其实我现在理解就是想明白所有事情的界限所在,自己要先清楚,才能做事不出格。
课后随笔9:
黄帝内经原文——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天有春夏秋冬四时,对应五行而形成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的变通,以利生长收藏,以产生寒暑燥湿风的五候变化。人有五脏,五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这些不同的情志,过喜过怒都会伤气。寒暑外侵,都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更可怕的是逆气上冲,血脉阻塞,形色突变。喜怒如果不节制,寒暑如果不依例,就有伤害生命的危险。因此,阴气过盛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同样阳气过盛也会走向它的反面。
课后随笔10:
黄帝内经原文——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所以说:冬季感受的寒气太多了,到了春季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季感受的风气太多了,到了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的病;夏季受的暑气太多了,到了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感受的湿气太多了,到了冬季就容易发生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