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信息多元的快节奏时代,明星越来越多,演员跟歌手越来越少。
我们越来越难被一首歌感动,甚至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听完歌手的一整张专辑。
有时候想想,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膨胀的世代,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网络的发达带来了很多,也让我们缺失了很多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我们越来越感到个体的孤单。女人越来越物质,男人越来越现实,感情越来越不靠谱。所以,戴上耳机,那些流金岁月中,最原始的感动已经越来越远···
记得2014年网易云音乐做了一期孙燕姿的专访,当谈到华语乐坛曾经的“黄金年代”,燕姿说:
“当然会怀念乐坛的黄金时代,音乐对于很多人来讲是精神支柱,对我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东西,我不能因为没有了之前的黄金时代,而跟随着那个逝去的年代一起下坠。要一直有前进的动力。
有次跟同事讨论,为什么现在的人对歌没有以前的那种共鸣,以前听到一首歌,会觉得说,哇!ta唱的就是在讲我啊,但是现在越来越少有让自己动心的音乐,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情感宣泄出口很多,比如可以发微博、看别人的微博,发朋友圈,看想看人的朋友圈,音乐只是变成了宣泄出口的其中一种了。要怎么面对与看待音乐市场不景气,其实美丽的黄金时刻可能不止属于唱片。”
科技革命带来的不仅是便利,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是绑架了我们的生活。手机里的app越装越多,点开的没有几个,更多只是感受一下点击更新的快感。倘若不是因为手机内存不足,这些App会一直在我们的手机里躺尸,我们的微信,联系人一年比一年多,可聊得来的还是那么几个,其他人除了被要求点赞投票,大部分是不怎么联系的,小部分是你都记不起来是谁的,少部分是把你拉黑了的。曾经要好的朋友也会因为所处的环境,所涉足的工作不一样,会尴尬到不知如何寒暄,只是偶尔点个赞以证明我还在关注你。
自从网络时代颠覆了传统,实体专辑遇冷之后华语乐坛青黄不接的现象愈发明显,歌手整体的专辑质量也大不如前。正因为买实体唱片的人越来越少,唱片公司的收入严重缩水,没有更多的现金流投资打造新人,词曲创作者的业务量越来越少,甚至养不活自己,创作环境越来越浮躁,大多数所谓的歌手要么转型成了综艺咖,要么销声匿迹。乐受众体的主力人群被外娱分散掉太多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华语乐坛的萧条一点都不意外了。
互联网重新定义了音乐的产出方式,传统唱片工业市场被重塑,版权付费,数字唱片,让我们听歌不局限于一个音乐App。听歌的流派曲风也开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催生了大量的快餐式垃圾音乐,粗制滥造的编曲,矫揉造作的唱腔,粗俗直白的歌词,或是都市恋爱男女苦情歌,或是东施效颦制作粗制滥造的电音舞曲。当然也因为网络渠道的便捷,人们听歌的选择越来越多,审美品位也愈发刁钻。相对华语歌曲,日韩、欧美反而更有市场更大的市场需求。
可也因为选择多了,手机上的音乐列表更新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我们喜厌情绪代谢的频率。点红心的歌越来越多,能听进心里的越来越少。
在这样一位优秀的创作歌手在如今这个社会中的知名度,还不及一些二流整容网络主播的年代,大环境的浮躁和市场的匮乏往往让很多有能力的音乐人都磨灭了志气。要么歌红人不红,要么歌曲质量高却没市场。要么啃老本,几首经典歌曲圈了一辈子的钱,就像美国歌手pink在接受采访时说的:
“千万不要觉得换个布景,换件衣服就可以站在原地唱情歌混一辈子的钱”
再也没有像周杰伦、蔡依林、孙燕姿、SHE、梁静茹等等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新人歌手出现,即便有觉得有潜力的歌手,时代不同了,影响力太有限。我们越来越不愿意花时间去认真了解歌手的专辑定位,每首歌所传达的思想,歌曲排序的巧妙。更多的人是听到一段喜欢的旋律,去喜欢一首歌,没有兴趣去了解专辑,甚至是歌手本身。在这个人人都是乐评人的时代,人人都能提出一些私以为专业的好评、差评。
尽管唱片市场不好,在这个到处充斥着浮躁与表象的华语乐坛,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时间用心做音乐的。我就不列举推荐哪位歌手了,只是,想告诉大家,有时候需要走慢一点,就像那个青春无知的年代,拿出一卷录音带,从A面听到B面,整张专辑都会唱。只要一听到某一首歌,跟这一首歌有关的记忆就会渐渐清晰明了。
音乐,是人类本体最初的运动,请戴上耳机,闭上眼睛,放慢脚步,和音乐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惪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