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
以后呀,一定要带一个喜欢的女孩回老家!
上了大学以后呀,就越想念家的味道,这味道包杂着家乡饭菜的味道,也包杂着这个县城的独有记忆回味。以前吧,感觉县城不大,一辆电动车不一会就能从城北到城南,玩的地方吧也很少,大概是学生年代太穷了吧,去不起“高档”的场所。后来离开了家,来到了较大的城市武汉,总是不断的想起家,想起小城之事。
中学时代是我难忘的一段时期,混杂着青涩和成长的回忆。还记得初中初始时期一天生活费15元,那时候感觉呀可不少了,不得了不得了。那时候的自己呀就是个土包子吧,啥都想吃,体育路的小吃路上摆了好多摊子,那时候就一家一家的去品尝,记得尝尝早晨中午憋着不吃饭,晚上五点多放学的时候吧想着我今天饭钱还剩15快呢,来到烧饼摊子来上两个大烧饼,再到铁板烧摊子上来上一串火腿肠,一串辣椒穿肉,土豆片,韭菜可不能少,瞬间满足了许多,搞完这些到十字路口上的奶茶店来上一杯两块钱的奶茶巴适极了。初三的时候开始上了晚自习,那时候感觉大家胃口都好大,五点多下课去吃饭,几个老友倒是喜欢在一起买吃的,那时候大家都喜欢吃门口的那家烧饼夹里脊,那时三块钱一个,现在也涨到四块钱一个了,那时候班里一位兄弟帮忙排队,一个人索性帮忙买了18个人的量,至今记忆犹新。买完烧饼夹里脊,就去隔壁包子摊去了,一人来上两块钱三块钱的包子,那时候包子是五角钱一个,有肉馅,豆沙馅,雪菜馅,豆腐馅,青菜馅,味道都也不错,如果都想吃的话那就让老板各来一个,忙的时候千万可不要这样啊,小心被骂。买完这些固然少不了喝的,当然要去旁边的奶茶店一人来上一杯两块钱的珍珠奶茶,贼啦爽了。初一的时候几个班刚好靠近学校食堂,那时候早餐大家都不提前吃,都是等到九点多大课间吃,一人来上一碗三块钱的麻辣面,一块钱的饼,里面再加一个火腿肠,哎呦,别提多爽了,那时候初一超市离得远,倒是想念吃超市,到了初二的时候离食堂近超市远倒是想念食堂里面的麻辣面了,超市里吃的话也就一人一瓶AD钙奶再来上一瓶干脆面,或者是一个面包,倒是营养可些许吧。清楚的记得那时候夏天的时候喜欢到一家既卖奶茶又卖面条的馆子,那家面馆靠近学校旁边的县委党校,到店里面点上一碗四川燃面,再来上老板的冰镇椰果奶茶,辣的过程中碰撞到冰的,那滋味到现在也怀念。初中老友们的生活倒是各不相同,有的去当了模特,有好几个去当了兵,有的做起了小老板,卖瓷砖,开了专门的铁锅炖店,生意倒也还不错,吃了几次,味道师传于本家岳父,应该是全部本事了。倒是有些许感慨这位开铁锅炖的兄弟,记忆中的他根本不可能会亲自杀鸡,拿着铁勺爆炒老公鸡,或许这就是生活的蜕变吧,他娶了老婆,有了自己的店,每天就喜欢钓鱼,踢踢球,倒是有几分羡慕他的生活。
高中的时候年纪大了,感觉高中三年放飞了许多的自我。上着保送的高中最好的文科班,一周放一天假,有的玩咯。高一初来乍到,但也还好还是原来的学校倒自由了许多,给新来的同学们吹嘘着这座学校,这这那那。高一的时候养成了吃夜宵的习惯,每晚必吃一点小夜宵,和胖老弟一起去门口的油炸车点上六串麻辣串,韭菜金针菇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人来个炸饼或者烧饼倒是吃的不亦乐乎呀。一次我听说一位好朋友的奶奶的葡萄酒酿的不错,顿时酒瘾来了,求他周末放假带些许葡萄酒尝尝,周日下午回学校时刚好碰到了,赶紧询问果真给我带来了一瓶葡萄酒,心情愉悦。晚上十点刚下课,我便赶紧冲到门口炸串车,来上十块钱的炸串,然后从班里搬出来两张桌子拼凑在一起,把酒拿来,一人一瓶安慕希,串摆上,开干,不一会酒便没了,那个酒味到现在也意犹未尽,只感觉很好喝,后来也就再也没喝到了。高二的那一年也是很飘得,一阵子晚上夜宵的标准也是大了,几个人直接下馆子了,记得连续吃了两天地锅鸡,后来换了两家馆子,不过其中一家馆子我记忆尤新,因为那家馆子的烤鱼用的鱼好像是清道夫,害,晦气!不过后来那家馆子不过也倒闭了。那时候周六下午必去KTV,几个人唱一下午不亦乐乎已!不点果盘茶水单纯唱歌也是那时候的标配,因为太贵了。每次唱歌我是都把自己唱哑的那种人,现在可能也是吧。唱完歌如是夏天便骑着电瓶车去好友姨母家的小饭馆吃饭,那个小饭馆可谓是宝藏餐馆,因为是朋友这层馆子,老板给的量倒是大,肉也很多,每次必点一盆大杂烩,里面老板放了好多香肠和牛肉,一桌子五六个菜加上饮料只收了一百块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来说可谓是良心馆子;如是冬天可就不一样了,唱完歌出门花个五块钱去个凯撒宫或者去十块钱的另外一个洗澡池子泡个澡,泡完澡去休息大厅休息会聊会天吹会牛逼,出门步行就往雪峰拉面馆吃饭,一人点上一碗热乎乎的拉面,五块钱的叨菜,一盘六块钱的凉拌菜,五块钱蚕豆米子,再来一大瓶雪碧,一个人十几块,倒是吃的快乐。吃完饭就开始压马路了,寒风中几个人在晚上的庄子大道上走动,走累了便去体育路的网吧包上一晚上,不过我对游戏不感兴趣,在网吧不过是睡了一夜而已,第二天一醒便去早餐去来碗辣汤,几个包子就着榨菜吃了起来,得劲。周日下午便又是一周学习的开始了。
高三来到了新校区,一开始到有些许压力,慢慢的这种压力也到无了,一样的学习一样的上课。不爱吃学校的饭菜便骑着电瓶车出去了,去隔壁街吃板面,煎包,晚上的话总是约着朋友去隔壁街的一家大爷大妈开的铁板烧店吃着铁板烧,味美价廉。
……………………
……………………
记忆太多,暂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