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一本凝结了著名语文教师支玉恒先生五十多年宝贵教育经验的心血之作,更是兼具教师专业成长并能触动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之书。今天有幸阅读,收益匪浅。
01
支玉恒老师是全国语文名师,是一位具有专业魅力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位走多远,就把课带到多远的具有影响力的老师。他用一支粉笔驰骋大江南北,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县级以上的地方。
支玉恒是一个从教近20年的体育老师,40岁时改教语文,还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教出了自己的个性,教出了语文教学的名堂,教出了在全国的影响,着实令人赞叹和感佩。他开创了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代讲”之风,创立了“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式教学,教学风格幽默风趣,富有智慧。
纵观他的一生,特级教师于永正曾撰文总结了几个“怪”:其一,支老师学历很低,可知识渊博;其二,体育学科毕业,后改教语文,而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极强;其三,非语文科班出身,却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他自己鲜明而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四,他教学工作很忙,却能够与时俱进,设计出几十篇极具前瞻性地精彩的课;其五,他聪明灵活、博识强记,却对语文之外的事“一窍不通”。著名的语文理论家、实践家、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也曾说:“支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没有被破译的‘黑箱’”。
事实上,正是支玉恒老师对语文浓厚的兴趣、对教学的热爱,以及勤奋、乐观、自信的性格,造就了我们所看到的成功的他。
02
在这本书中,支玉恒老师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毕生的所得、所悟以及一些精彩的教学课例展示给读者。让我们了解到“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创造性地自读自悟、自主读写的基本策略、文本解读怎么做、如何备课以及什么是语文的好课......”等诸多有关语文的问题。
他眼中的“语文”
只有语文学科是学习语言的形式—即学习语言本身,其他学科都是学习语言的内容。语文教材不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而是承载着语言的一篇篇选文,也就是一个个例子,学生要通过这一个个例子来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他眼中的“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需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要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要用语文这一工具作为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多读、多写、多思、多问,这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
他眼中的“语文教学”
在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落实在语言文字上。因为工具性是根,人文性是花朵;根孕育了花朵的美丽,花朵展现了根的滋养。因此,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到语言文字上。要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归结一句话,就是要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语文针对的永远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学懂了,掌握了,人文性就跑不了。这就是语文课要干的事情。
他眼中的“一堂好课”
从课堂形态上看。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课堂。在课堂上,不管教师展现了多买过人的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生动地、活泼地、具有生命力地学习,这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从学生发展上看,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变化过程。学生的发展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通过科学而艺术的方法,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才是好课。
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师生应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要有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才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心情才是愉悦的。
从教学个性上看,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教学设计。
03
支玉恒老师的语文课堂,没有场景的布设,没有课件的渲染,没有音乐的播放,甚至没有图片的呈现,有的只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他幽默风趣的点拨指导下,学生活跃的思维贯穿整个课堂。他创造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实实更有歌”的教学境界。
他那简洁流畅的教学风格,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诠释了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创造出如此有活力的课堂。
合上书的刹那,我有种搜集他在全国各地所讲的60多节课,逐一细听的冲动;亦有对他在如此短短几年就能由“语文的门外汉”到“语文的行家里手”的好奇;更有对他能够对一门学科教学钻研得如此透彻的钦佩。
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教学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就是要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