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寒假盛莹莹坚持原创分享第21天
昨天学生报到,我让他们分享假期收获,其中一个女生说坚持写随笔21天。她每天分享日常琐事,字数较少,用不了多少时间。对于一个学霸来讲,这实在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结果她收获也寥寥。
“寒假坚持写随笔21天挑战赛”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我们的规则是:每天必写,50字以上,星期天休息,不允许补写,共21天即可。这次活动的意义如下:
1.养成坚持的习惯。对于一个缺乏毅力和恒心的人,需要刻意训练。就从简单易行的一小步开始,每天写一点,心里始终记挂着这件事,为了防止忘记,他可能还要规划一下时间,什么时候写更有利于坚持?从而他学会了有意识地管理时间,这便是自律的开始。对于这类人,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写了多少,内容的优劣,而在于坚持本身。一旦他养成了坚持的习惯,即突破自我。
最初我刻意培养坚持的习惯,是从捐款开始。给校爱心群捐款,“每天捐一块,生活更精彩”。一千多天,无论节假日,从未停过。每天早晨一睁眼,打开手机,红包送出,我的心也跟着欢欣起来。倒不是因为我多有爱心,实在是想借此养成坚持的习惯,这也是我的私心所在。养成这种习惯后,我便又将其迁移到其他方面,如读书、写分享、做事,从而慢慢增强意志力。
2.提升写作能力。对于已经有一定自律的孩子,不妨增加难度,如每天坚持500字以上。当然字数的多少因人而异,这样更有刺激度,富有挑战性,做起来也更耗费心力。每天500字不是个小数目,光写生活琐事怕供不应求,你必然要挖心搜胆,绞尽脑汁,于是搜资料,查字典,不知不觉,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对一件事付出得越多,越不舍得半途而废,往往收获越大。像那个女生,她本身很自律,轻松坚持21天,但由于门槛设置有些低,结果收获也小。不过倘若她意识到了这一点,相信下次会有所不同,这便是她这次坚持写随笔的意义。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试错,反思后,才能成长。
这此活动,我想当然地给自己设置了每日千字。起初还好,一天一个主题,关于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连续写了十多天,便写不下去了,知识存储有限啊!且每天要耗费一个多小时纯粹时间。再加上放假后懒虫上身,晚起晚睡,白天忙着买年货、串亲戚、聚亲朋,晚上又迷上了追剧。一集跟着一集,直接跳过片头片尾,又无广告打扰,简直手不释机,专注投入,沉溺其中,追到大半夜才恋恋不舍,揉着酸痛红肿的眼睛昏昏睡去。
连续追了三部古装剧,搞得自己脖子僵硬,视力下降,才算消停。说我手机成瘾一点不为过,每天有一大半时间打发在虚拟世界,除吃饭睡觉外,其余时间皆抱着手机,靠在沙发上,腿上盖个小褥子,任他人在耳边嬉笑、大闹,我却充耳不闻。每天恍恍惚惚,只沉浸在剧情的爱恨情仇中,其余的事情,全然不顾了。哪里还有心思写随笔呢?有时接连两天都没写,有时想起来要写,却两眼鳏鳏,心里空落落的,无从写起。
这样下去可不行,岂不要破窗了?我该怎么跟孩子们交代呢?仿佛一个激灵,梦醒了,我决定做出改变。后来我想了个办法,规划了一下时间,上午学习,下午追剧。为了便于实践,我吃过早饭就到河洛书院去,写完随笔再回家。
有时实在没啥写,只好做美句摘抄,或将生活场景放大、细化,不乏凑字的嫌疑。有时会感觉有些发怵,手写几百字,便急于用语音转到手机上,接下来便开始繁重的续写和修改过程。经常一坐半天,有时不得不丢下,去忙其他的事,随后再捡起来,思路已断,还得硬着头皮编下去。上周上了一节课,便想把笔记整理一下,翻开一看,笔记只有寥寥几字,逻辑上很难串起来,无奈只好把课程录音又听了一遍,再次补充笔记,才勉强成文,还有些心虚。
今天是我坚持活动的最后一天,尽管只有21天,却波澜起伏。若要我分享假期收获,恐怕只这一件事了,另外读了7本书,其中6本小说,一本专业书,几乎是一气呵成,并没什么难度。想起假期前计划了许多学习项目,也只能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我之所以迷恋假期,在于它可以做自己喜欢之事,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但近年来,我能做的是越来越少了,好多都舍弃了,毕竟,我也需要睡懒觉、休闲娱乐啊!我接纳我的本能,允许它释放,唯有如此,我才慢慢触摸到了幸福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