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学史,读到一大堆文人写剡溪的诗,“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舟行入剡诗》)作者是李白表扬过的崔颢。李白自己也不止一回写诗描画剡溪,“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宋高宗时的状元王十朋也有赋文赞剡溪,“一十八里春风,城郭触处争新;二十七乡暮雨,溪山望中发秀”(《剡溪春色赋》)。唐人裴通干脆得出结论:“越中山水奇丽,剡为最。”(《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最让人有兴趣的是王子猷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雪夜行程,正剡在溪水上。不觉便把看剡溪当成了一个念想。
从宁波去杭州,在奉化弯了一下,打算看看溪口的蒋氏故居。蒋宅前面,隔一条路,有一条阔河平缓流去,才知道居然就是剡溪。
今天一直断续地下雨,下午更是连绵起来。雨的缘故,让剡溪一时失了碧色,河水微现黄浊。水势虽大,却不翻波浪,平滑向远。远处青山含烟,近旁,有一人冒雨站在堤上钓鱼,鱼不咬钩,鱼杆也一直不动,人也不动。鱼和人,都是好耐性。
剡溪浓妆淡抹眉目清秀,从古以来,身边从来不乏观色之人,向来热闹。只是今天在蒋宅前面这一段,却有些被人冷落。冒雨在蒋氏故居、祠堂、玉泰盐铺之间来回行走的游客多之又多,却鲜有人如我,站在堤上树下静看剡溪。蒋宅出风云人物,依风水先生言,未始不是有了剡溪灵水的润泽呢。
剡溪当细看,多花上一点时间沿堤上上下下地走一走,还需下到舟里随水行一程。目力所见,满河不见一条小船。想来这里不是泊处。但纵有船,阴雨绵绵,天色晦暗,时间又晚了,我们还急着赶路,也只好与剡溪错身而过。
若有后缘再来,必要在水边呆足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