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上手是入门/基本掌握,可表演/输出作品,非精通;精通需要持续深入研究。
- 大多技能适合自然主义学习,即模仿为主;大多时候许多技能也只需基本掌握/解决眼前问题即可。
- 学习求一个高度,关注重复练习;研究求广度,关注新东西,研究规律。
- 上手关键点:具体明确的目标,直接从目标开始,拆解可执行的小任务,集中注意力,短期高强度练习,及时输出作品/教程,名师指点/录音录像反馈,碎片化学习,不断积累。
主要笔记:
1、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1)“高效学习”定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集中地高强度学习以解决一个工作或生活中的难题,或是着手进行高强度的练习以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任务,有时可能需要救助于名师。
2)两种学习方法:自然主义VS结构主义
- 自然主义学习方法:基于模仿,注重文本本身,注重一门知识技能表面看上去的样子,适用于语言、书法、美术、乐器、骑自行车、游泳等,难度级别划分可能比较模糊;
- 结构主义学习方法:目的是创造,注重体系化,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认识,提倡透过表面找到底层解释,适用于医药、数学、物理等学科。
3)成年人的学习不能盲目,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你的目标是要上手还是要成为高手要首先定下来,目标确立之后再开始做。
4)学习一项技能并不需要创造,只有当你把学习中的障碍去除了时候,你就能够上手了。
5)半途而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途”太长了,太远。
2、“上手”的含义
1)理念推崇 从微小处着眼,“要去哪里,就从哪里开始”,即: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后,就直接从那里开始。
2)核心要义:先“上手”(初步掌握一项技能),再谈“学无止境”(精通这项技能)。
3)上手VS高手:上手初步掌握,还没有达到精通,但是掌握的技能足够露一手。
4)所谓“上手”不是入门、初级,而是打破了分级学习的限制,抓住兴趣与任务的结合点,找到好老师,选用贵工具,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与研究,对所学课题达到“初步掌握”的程度。换句话说,“上手”非常适合“露一手”。
3、如何快速“上手”一项技能?
1)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建议制定一个具体一点的目标,这样更容易“上手”。
2)短时间内高强度刻意练习,:把目标拆碎,小处入手,在每一个微小处反复练习。“短时间高强度的学习状态”,模仿出一模一样。
3)及时输出,获取反馈:要有作品意识,练习一段时间后,需要让有经验的老师和教练对你目前的表现作出及时的反馈(名师指点),并给予必要的建议。也可以通过录音或者录像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练习成果。
4)其它:碎片化学习,不断积累;任务驱动学习模仿,以输出教程倒逼学习(以教为学)。
4、学习VS研究:
要把一项技能熟练掌握,需要练习,也就是学习;而要把这项技能掌握到比别人更好,你必须去研究它。
1)学习是为了求一个高度,学习最核心的部分是重复练习;
2)研究是为了求一个广度,研究不是练习,更没有重复,它需要不断地获得新东西。 从而可以面对一个新事物、新课题的时候能够快速上手,并掌握概况。 另外研究者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研究。寻求规律的相似性,提升我们认识事物的效率。但是相似不是完全一样,不同的部分,我们可以挑出来认清事物的本质;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拿过来连接不同的事物。
3)如:
学生主要做的事是学习,研究生主要做的事是研究;
运动员主要做的事是学习,教练主要做的事是研究;
演奏家主要做的事是学习,评论家主要做的事是研究;
职员主要做的事是工作,领导主要做的事是研究;
5、长期专注VS短期专注
1)长期专注:
在长达半年或更久,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把注意力与当前学习的事情联系起来,持续的将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或者是某一项技能的掌握上。如不联系曲子,也会听曲子等。
2)短期专注
- 造仪式感:设备买贵的,贵的就是好的;外部的环境的配合(如射灯);
- 通过吃穿用度方面的仪式感提高专注力:如吃饭时别看剧听歌,专心享用;
- 困了就睡,死扛最低效
- 断舍离:东西越少,人越专注
- 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别在他摆弄东西时随意去打断。
6、上手需要三个意识:作品意识、目标意识、局外意识
1)作品意识:不仅满足表面模仿,更有在细节上探索。
2)目标意识:在研究过程中要有节制,不能跑偏。要任务驱动。
3)局外意识:不要沉溺于事情本身。研究过程中,不但要看入其里,关注细节,还要看出其外,以上帝的视角看待事情的全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你冷静的研究事情,避免因为过分沉溺而以偏概全。
7、突破瓶颈的两种方法:调整心态、请教高手。
突破瓶颈更重要的是要调整心态。不要去顾及分数,放弃想赢的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更加专注去研究学习,不因其他外在的因素分心。如果心态正常,自己闷头下了很多苦功还是没有突破的话,只能去请教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