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湖区的上空到处彩蝶飞舞、鸟嘀雀鸣,地面上是菜蔬茵绿、鸡啼鸭叫,早熟的农产品可以采摘尝鲜了。7月里阳光璀璨,双抢的战鼓正在擂响。双抢是春插、秋收两样农活的叠加,劳做量增加一倍。7月中早稻收割,晚稻新苗入田最迟不能超过八月,双抢是抢收、抢种,也是抢时、抢量。起的更早、睡得更晚、哈欠连天、蚊虫叮咬、日以继夜,大田就是每天奔波的方向。一个多月的连续劳作,大田成功由黄转绿披上新装。参与双抢的全过程,日生以亲身体验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乡下的农活强度非常磨人,生活条件也异常艰苦。但乡下的稻米是最香的,蔬菜是最新鲜的,四季景色是最自然的,老乡们都是最朴实的庄稼人。
趁着双抢之后的闲暇,日生来到花草丛生的河岸,看着遍地盛开的野菊花挠首弄姿仿佛在翩翩起舞,而站在群草中的尾巴花踩着高跷扭起了秧歌。它们在农村的沃土上奋力成长,不畏严寒酷暑欢快的繁衍生活。没有必要采摘它们插瓶欣赏,过段时间再来看你们可爱的身姿,谈一谈不曾断过的念想。
接受再教育体验贫下中农的生活、劳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亲自作为就无法感受其中的滋味。新中国1950年的土改运动划分了农村的阶级成分,过了20年贫下中农虽然仍是农村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简陋和随性。毛主席是想让有知识的青年了解农村的现状,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
当知青是48年前的事了,回想起那一幕幕的真情日生就醉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