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里的孩子,从小在山脚下长大。
一直到学地理之前,我都以为村西的群山就是世界的尽头。即使学过了,也只是头脑里明白了,心里头仍没转过弯来。
直到继续求学翻过那座大山,才见识到山后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现在仍喜欢跑到山里去,闻闻青草的味道,感到十分亲切,深深地吸口气,全身心都放松了。
上小学还是初中时曾唱过一首歌,“我们一起来登山”,第二段的歌词大致是:
人生道路像登山,崎岖蜿蜒多艰难,不怕受挫折,不怕路艰险,我们来到了白云间。
哎哟,好像两段歌词混了呀。网上没查到这首歌,可见真是首老歌。
一直以为,人生就像登山, 须是一直往上爬。这几年,突然有了不同的想法。
世界上的山千千万万,有的人能登上五岳之首,指点江山;有的人能登上珠穆朗玛,睥睨天下。
很多人选定了一座山,便终其一生,朝着顶峰攀登,努力创出新高度。
我呢,拼尽半生的气力,登上了村头的小山。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倒也心旷神怡。
就这样呆着?下半辈子?
我想起了村西的群山,重重叠叠,连绵不绝。
既然这座山到顶了,为什么不去登另一座山呢?看看那座山的后面,还有怎样的风景?
但首先得从这风景怡人的山顶走下去,越过灌木丛生的谷底,再朝那未知的山峰进发。
有没有再次攀爬的勇气?那可能要再次经受四顾茫然的苦闷,再次经历披荆斩棘的苦楚。
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走下山谷时却迷失了方向,爬到山腰时却丧失了气力,或许永远见不到山那边的风景。
犹豫,彷徨,小心地试探。
念念不忘,必须回响,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或者奋力向新的高度登攀,或者也在寻找新的山峰。他们的志气、勇气和朝气感染了我,鼓舞着我。他们告诉我不再孤单,我们是一伙的。
德不孤,必有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然有良师益友相伴,那,便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