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录

大学毕业已经八个月了,大学时期的不努力,让我找到了一个只是解决温饱的工作,现实与理想越来越远。静下心来,我开始思考我为何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决定写点什么。自从高考之后,从未认真的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当是给自己高中时代写作梦的一个小交代,而这些便从大学开始说起吧,毕竟对于我短暂的青春来说,大学四年几乎占去了全部。

大学之前大部分人都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尤其在我生活的小村子里,谁家里能够走出一个大学生,家人都会在唠嗑聊天中以此为谈资。于是在家长的期盼中,老师关于大学生活如何自由自在的描述中,出生在小县城小村落的我,通过13年的学习,终于在我20岁生日没来到前考上大学,去走出我们县城。而在之前的20年里,记忆中我从未涉足过以家为中心方圆五十里以外的地方,我所有关于大学、城市,外面世界的了解都是从图书和电视中看到的。

想象中的大学,一定有个明亮的教室,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听;有一个大的图书馆,里面的书多到读都读不完,因为我们高中学校的图书馆是不开放的;有拿着课本匆忙走向各个教室的学生;学校一定坐落在繁华都市,宽敞的街道,行人穿梭其中,每个人都带着笑脸。这就是书籍和电视给我描绘的大学的形象。

到了大学之后我看到的大学虽然不能百分百满足心目中的形象,也相去不远,选修课可以随意选择听取,图书馆藏书丰富众多,下课后同学都拿着书本奔向宿舍、食堂、下个教室,谈笑风生,学校坐落于市中心,街道也确实不是我们县城能够比拟的,但仔细品味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2010年在我高考完后,有大约631万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到了2014我毕业时有727万高校毕业生。大学每年都在都在扩招,每年又有一大批毕业生涌向社会,但实际上有多少人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成功找到工作,有多少人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又多少人做的工作跟自己大学时学的专业有关。所以大学究竟想要如何教育我们,又教会了我们什么?

大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公共必修课,虽然我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用,但从小家里人、老师都告诉我一个道理叫技多不压身,我想知识肯定也是一样的,所以我认真的听老师讲课。但人都是有惰性的,我的惰性也挺严重,如果不是在高四逼迫自己学习,恐怕我连上大学的机会都不会有,但大学放松的学习环境让我再次迷失。上大学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于是,我迷上了高中时代自己嗤之以鼻的电子书,大三又玩起了网络游戏。每天浑浑噩噩不知所以,想着的就是赶快混到毕业证,找到一份工作赚钱养家。我的大学就这样被我给毁了,拿到毕业证,找到糊口的工作。

第一篇文章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90年07月07日,我出生了 小时候是在老家沈丘长大的,但是对沈丘的记忆,就是跟着堂姐徐鑫一起上课,我在课堂上...
    sorry_TheWorld阅读 1,061评论 2 0
  • 时隔一年,又是高考。 不同的是,去年我是参与者,今年我是旁观者。 奇怪的是,明明不过一年,我对高考却已经没有太深的...
    9nine阅读 348评论 0 0
  • 超灵(圣灵) 个体灵(灵魂) 高级心智(高我,真我,大我,宇宙) 物质实相模板(生命蓝图,人生剧本) 信念 情绪 ...
    人间讲堂阅读 898评论 0 0
  • 一女子去丽江旅游被暴打毁容,事发原因,是她和朋友在一家烤肉店吃饭,另一桌的人模仿她的东北口音,女子没忍住,...
    不苦即乐阅读 815评论 0 1
  • 总是感觉我们把不想发生的事情的发生概率极大的放大了,或者它的概率本身就那么大我们不想让它发生,如果一件事情发生的概...
    熙天阅读 5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