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抛世谛求真谛,需识凡心即佛心。”
昨晚《禅心商道》第九期读书会结束,释大愿讲述的《禅心商道》这本书也正好全部读完。分享时,不由得我想起了上面这句话。
什么是:“莫抛世谛求真谛”呢?
《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 。 六祖大师的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离开我们的工作,离开我们的家庭,离开我们的生活,离开我们的事业,去谈修行,谈觉悟,那是扯淡的事情。 修行在哪里?就在当下,在我们每天所面对的人和事上。把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当成我们的善知识,学会觉照与欣赏。把我们人生每一天的境遇都当成我们成长的机会,心怀知足与感恩。这就是修行,这就是觉悟的开始。
什么是:“需识凡心是佛心呢”?
我认为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凡心与佛心是同一颗心。 所不同的是,面对同样的问题和境遇的时候,它会表现出来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当然也就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凡夫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喜欢心外求法。就是喜欢去外面寻找解救方法。而一个觉者,就不一样。他会心内求法,就是他会先让自己停下来,或者慢下来,然后,从自己的身上,从困难和问题本身去寻找方法。同时,面对困难和问题,他不回避。他会去认真觉照和仔细探查,真正找到问题后面的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它。所以,一个觉者,他是不害怕困难,也不逃避问题的。他会选择直接面对,然后接受它,研究它,再处理它。最后放下它。这就是六祖所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凡夫则相反,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他首先是生气和烦恼,然后是抱怨和指责,接下来是拒绝和逃避,要不就是推诿和拖延。他自己不愿面对和承担,总指望别人来解决,最后导致问题越来越多,麻烦越来越大。他不知道,烦恼就是菩提,所有的问题和困难,其实都是他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和台阶。不去面对问题,就失去了一次提升的机会,不去解决困难,就少了一个向上提升的台阶。需知:凡心就是佛心,烦恼即为菩提。
“需识凡心是佛心”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佛心就是平常心。平即平和,常即常态。就是把平和变成一种常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遇,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麻烦,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计得失,不问宠辱。 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因为拥有这种心态,我们才能看清楚问题和困难的全貌和本质,从而真正找到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
以前经常有人喜欢说:“修佛,修佛,” 佛哪里要你去修呢? 要修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这颗心啊!我们的心哪里又要我们去修呢?不去污染它,不去弄脏它,好好看护和善待它,就好了!
真是:
凡心无染即修行,
快乐无忧名为佛;
佛陀本为凡人做,
只因凡人妄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