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暑假开始了!很多家长都想着要带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假期里,除了带孩子旅游、读兴趣班,还有件事特别适合孩子做:这就是 “做家务”!
很多西方国家,都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劳动。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都是一生的财富。
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父母给孩子列的家务清单。父母们可以对照一下,和国外的孩子相比,自己的孩子家务做的够不够,可以去做的家务有哪些?
2-3岁:整理玩具、做些清洁工作、收拾餐桌、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筐里去 ...
4-6岁:自己整理床铺、折叠晾干的衣服并放到衣橱里去、喂宠物、给自己做点小食品、餐桌准备、给植物浇水 ...
7-9岁:早上自己跟着闹钟准时起床、能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折洗好的衣服、做简单的饭菜(这表示孩子要学会使用刀)、吸尘 ...
10岁以上:会操作洗衣机、除草、家里的小修小弄、帮家里做财务预算、打零工支付自己的额外开支、会做一顿完整的饭、洗车 ...
总之,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应该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从生活自理开始,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2、
很多家长不舍得用孩子,觉得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从不让孩子做家务。
但是,如果单纯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就会忽略孩子整体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出现比如缺乏自理能力、没有毅力、缺乏责任心、不懂感恩等等问题,也就是看上去没有那么“能干”、或者是“不太懂得如何和人打交道”。而这种人格缺失迟早会影响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各个方面。
其实,家务和学习并不矛盾。
会做家务的孩子就是拥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做家务的过程也会锻炼孩子的条理思维逻辑和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能力,对孩子进行独立思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孩子能做好一件家务,有了成就感,就有做事情的底气。做家务会让孩子拥有更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提高孩子整体能力和品质都是很好的锻炼。
家长过于看重成绩,反而会忽略孩子整体能力和品质的培养。而诸如责任感、自理能力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可以弥补智力方面的不足,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3、
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帮忙做家务,而是家长怕孩子耽误学习、或者觉得孩子是帮倒忙、影响自己做事,而拦着不让孩子参与。
我记得我妈有次和我抱怨,说我和妹妹小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抢着做,不让你们帮忙的时候,非得上来捣乱;可现在,想让你们做,你们一个个又躲得很远。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对家庭事务有一定的参与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加以引导,允许孩子犯错,感谢孩子的帮助,孩子就会得到成就感,做家务的能力就会慢慢得到锻炼。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着重培养她做家务的能力。我到现在还记得二岁的女儿蹒跚着把自己的纸尿片扔到垃圾桶的情形。现在女儿八岁,很多简单的家务都可以做,摆鞋子、帮忙晾晒衣服、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衣柜、每天早上煮稀饭,假期每天早上洗碗……
孩子能把这些家务做的井井有条,我们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而且孩子的参与确实减轻了我们一些负担,以至于我和老公现在没事就在琢磨,还有什么家务适合交给女儿做。
4、
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有几个问题家长要注意。
首先就是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家长不要生硬的强迫孩子做家务,可以采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他是这个家庭很重要的成员,需要为家庭做出贡献、承担一些责任,然后和孩子一起确定好,孩子应该分担哪些家务。
家长还可以适当示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需要你的参与和帮助,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第二是把任务具体化。
孩子的思维特点就是“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什么中间地带,灵活性不足。所以,模糊的指令,临时加进来的任务,都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在分配家务时,家长要把每个任务拆分化、具体化,明确告诉孩子每个任务的要求。家长要尽量避免临时起意,给孩子随意分配不在清单里的任务,因为不在孩子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弹。
第三是家长要保持耐心,并及时给与赞赏和鼓励。
孩子一开始做家务,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磨蹭啊、收拾的不够干净啊、打破碗啊……家长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和宽容,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当孩子能够把家务做好,家长要衷心感谢孩子为家庭做出的贡献,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关于奖励问题。
我是不赞同把家务和零花钱画上等号的,女儿上大班的时候,每周开始有了自己的零花钱。零用钱是孩子的权益,家务代表的是孩子的责任。我告诉孩子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和责任,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并不会把做的每件家务和得到多少零花钱做对应关系。
一个圆满幸福的家庭,必定不是靠一个人的付出来支撑,孩子从小学会做家务,才会生活中除了满足与快乐,还有责任和义需要我们承担。
高尔基说,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聪明的人。
怎么样,这个假期,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