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不模拟古人,越与古人相似。”
上述短句并不能算作本封信的主题,这是一封没有主题的来信,我实在是想写一些山山水水、故事人情,奈何能力局限,只能重新去感受过去一年的思绪。
提到古人,脑中浮现出的是东波先生,他一生的豁达,又曾模拟过哪位古人?苏东坡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样的洒脱人生,世人少有相似。
提到古人,还会浮现出曾国藩先生,他一生的坚韧,又曾模拟过哪位古人?曾国藩出身平常、智商平常,七考才中秀才,那句“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样的处事信念,世人少有相似。
还有商业世界的乔布斯、马斯克,对于我辈,他们皆为古人,其所创造的产品,世间少有相似。
以下随笔,与此主题并无太大关联,将此句作为题目,是想通过来信,告诉未来的自己,真正的伟大绝不是模拟。这是回顾过去365天的一个很大感受。
1、物极必反
第一次了解到高斯曲线是在一本概率学著作中,儿时奶奶家窗户边放着一个大摆钟,钟表指针上镶嵌着一个白色的大圆盘,钟表每走一刻都在伴随着清脆的机械声。
高斯曲线给我最大启发就是:那个嵌着白色大圆盘的指针永远都在朝着某一个极端运动,最后快速快速转向,朝着另一个极端迈进。
22年10月7日下午,国庆返程高峰,空荡荡的北京南站足可用萧瑟暗淡来形容,全国大面积封控,人均每天一次的核酸,真的让太多人心力交瘁。
站在今天这个已完全恢复到往常的节点看,去年11月底正是那个大摆钟即将到达极端的时刻,后来的12月,我们伴着病痛急速驶离了那个极端。
这是一件维度跨越极大的事件,它极具代表性,让我不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台摆钟——物极必反。
2、限制你的是内心阈值
穿过一座座太行山隧道,车子驶入了山西的沟沟壑壑,高速两岸白雪皑皑,栏杆里还藏着未融化的积雪,我看了下仪表盘已经到123迈了,下意识放松了油门。
妈妈打开手机,拍摄着两侧延绵至山顶的雪地,这场雪刚下没多久,高速通道也是一天前用融雪剂清出来的。
开车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眼睛怕强光、容易疲劳,所以从不主张2小时以上的驾驶,就这样心里设定了一个阈值,连续开车尽量不超2小时。
可是,3个人想要同时在一个突然可以自由流动的春节前买到往返车票,又同时想给老家亲朋带些大体积礼品,如同拔罐子抽豆腐,望尘莫及。
再三思索,我决定开着公司拉货的手挡车回家,出发前计划好了途中要休息的服务区,因为不仅仅是7.5小时的车程,还是手动挡的控制,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开车这件事的内心阈值。
返程回来时,我们只在中途休息了3分钟,一路开回北京,决定此行,要面临着一定的事故风险,今天再提长途开车,内心已完全无虑。
敢于承担风险的刻意练习,方可打破内心阈值,最终带来了能力突破!
3、一条时间线
从茑屋书店出来后,地面被短暂又急迫的雨水浸湿,前脚的阅读似乎毫无收获,约好的周日见面,被她突如其来的出差打破了,阴沉的天空,好像还远没有下够。
伞具落在了酒店,我加快了行程向武康路前行,雨又开始不规律的下了起来,好在已经走在了道路两侧,茂密的梧桐树几乎挡住了全部的雨,伴随沙沙的树叶声走到了网红打卡地武康楼。
雨基本已停,过两红绿灯,到了武康楼的正对面,和路人一样拍了照片,这才发现天空中有一团偌大的乌云压进,大雨要来了,我躲进身后的咖啡馆里,看着熙熙攘攘的马路,“等待”着雨。
雨来的并没有那么快,我也并没有等到雨下完才走...
后来我在一个弄堂的屋檐下避开了最大的那十几分钟的雨,很快雨彻底停了。
回看那个傍晚,才察觉出那是一条多么明显的时间线,弄堂下那十几分钟的雨景,并不比咖啡馆屋檐下的差,只因为它是新鲜的。
4、两个底色
等待着彼岸的花开,又将决定权交到了外界,心怀期待地等待,积极乐观地期盼,这大概就是时间轴之前的底色。
落笔之前,特意回看了往年的生日信,好似有一个共有的底色,是“等待”,等待着风、等待着雨、等待着她、等待着事业...是同上边一致的底色。
即便一直都在积极地储备,都在持续地改进,可最终决定成事的因素,仍停留在外围,每每进入关键攻坚期,鼓足了劲头、攥紧了拳头,最终打到了棉花上。
因为心中信念坚定,那些心怀期待的等待,不论结果如何,大部分都可化为心灵成长的养分,可是,这些弱主动权的等待,同样在滋生着一丝一毫的疲惫。
看着武康路匆匆的行人,大雨迟迟未到,我决定不再等待,扭脸朝着上交大的方向走去。正是这个时间轴,我决定不再“等待”,我找到一个新的底色:满怀信心地创造,坚定不移地追寻。
即便淋了雨,即便道路坎坷,即便沾满了泥土,但那主动出击、主动调整的感觉,真的让人心旷神怡!
5、这一载出现的人
过去一载,是工作以来深度接触人群最多的一年,其思想、行为模式、沟通表达间的鸿沟之大,着实令我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次见老A(化名)时,交谈了15分钟有余,老A是一名工地老兵,入社会以来的全部收入都来自体力劳动,到了40多岁一直在干散活,收入不高,但又怕错过一天赚200元的机会,难以沉下心提升自己的技术,终流转于靠日工赚钱的低价值循环中。
D是国企单位的一位中层领导,每次对接项目,都会谈到钱的问题,D必定是分厘必争,而且会想方设法让供应商在签合同之前完成合同里的大半工作,可到最后,能实际落到合同的又是一拖再拖,他们早已习惯了平台赋予的指挥权,却很难建立起有公信力的买卖意识。
大O是一位有能力的供应商,专业能力几经验证都在线上,可在近期的一个小项目因为疏忽,犯了最初级的错误,导致直接的赔偿,沟通过程中大O从始至终没能认真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便最终给出了相应的赔偿,但也均属于被动。
可能上述文字会读出贬义的味道,但对于老A我依旧希望他能沉下心来,告别干一天给一天钱的生活方式,并会乐意提供平台及基础保障;对于L也会继续提供我们应有的服务,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于大O,匹配的项目订单依然还会给他。
不论工作还是生活,这一载有太多的人出现,每个人都深陷于周遭环境与内心藩篱拼建起的困局里,无法自拔,而我们能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困局,换作自己,同样亦是各种理由、各种固执。
6、致自己
勿高估能力,勿低估潜力。
做自己擅长事,乐在其中。
挑战未知,却不过度扩张。
不因虚荣而迷失,勿因失败而气馁。
业精于勤,探成事之道,犹如明灯在黑夜,照亮前行路。
7、致未来
等待,追寻,这是生命的旋律。
既美丽,又痛苦。
大浪淘沙,激流勇退,至少是未来10年的底色。
慢工方可出细活,不断切割生活及工作的颗粒度。
不贪多,增耐心,能把控,不负人。
等待,追寻,永不停歇。
生命的旋律在继续。
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有价值的生活服务。
今年是启航后,驶出锚地的一年,风浪已经时不时地拍打在船身两侧,低成本快速试错、勤调整小步迭代,成为当下生活的主基调,纵观每日波澜不惊,内心越往风平浪静。
今天我29周岁了,曾经那遥远的三十而立,变得近在咫尺,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祝愿我们都能:在等待中主动追寻,在追寻中耐心等待!
看到这里的亲朋,双节将至,如果用一个词、一句话描绘你过去的365天,又是什么,留言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