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有媒体请来“资深厨长”,揭露年夜饭的“暴利内幕”,指出饭桌上原料的来价与饭店收取的“年夜价”差距甚大,而饭店老板的一脸笑容,其实是“笑里藏刀”云。真那么吓人?为什么年夜饭那么贵呢?
首先,随着生活改善,张罗年夜饭也就变得越来越烦人,而一家人围坐交谈的时光也变得越来越愜意了。父母不愿意见到在年夜饭前有一半人得得挤在厨房里,在年夜饭后还有一半人还得挤在厨房里。没人逼,是汲取多年的教训,是反复盘算,才让我们心甘情愿下馆子的。
其次,设身处地地想想,厨师和服务员也有家室,他们也要跟亲人团聚,凭什么我们坐着、他们站着?事情总有代价和补偿,那就是双方都愿意接受的价格。食客当然想少付一点,饭馆当然想多赚一点。但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交。成交让我们看出,食客和餐馆是双贏的。
说来好像简单,但这是体会和理解“价格理论”的范本。提供年夜饭服务的饭馆,的确赚了“暴利”。是谁促成了这“暴利”呢?是食客自己。埋怨年夜仮贵的人,应该拿面镜子照照,始作俑者就是镜中人。没有食客的追逐,饭馆不可能实现“暴利”。还有,当饭馆多时,作为食客就有议价能力。在大年夜营业的饭馆越多,食客的议价力就就越强。这就是经济学的基础,大名鼎鼎的供求定律。简单但很多人不怎么明白。
有一年,万科公司在深圳推出名为“17英里”的别墅楼盘,几小时就售罄了第一期单位。其他买家竟怒不可遏,以万科将要对其他单位“坐地起价”为由,在售楼处闹事,造成数以万元计的财物损失。两个月后,国内几位当红的经济学家,则在经济论坛上掷地有声地遣责地产商“牟取暴利”。那么 究竞是谁在制造短缺?谁在平息短缺?那几个经济学家,显然是置经济学的基本教训于不顾。
还有春运的火车票少是因为提价不足。这种说法网上被反复争论,至今没有停止。其中一种反对观点认为,春运拥挤的解决之道,不在乎提价,而在乎解除铁路的政府垄断。而我则认为,解除铁路垄断固然最好,但不管铁路是否解除垄断,春运提价都在所难免,那是因为需求激增的缘故。
年夜饭现象正好印证了这个观点。中国的餐饮业,是典型的自由竞争,没有任何垄断。那又如何?年夜饭还是特别贵,为什么?
因为顾客如潮,来得快、去得也快。为了应付一顿年夜饭 而多开饭馆 是浪费,为了应付春运潮而 多铺铁路 也同样是浪费。在供应大致不变时,提价是最好的策略一既抑止需求,又刺激替代品的供给。
这就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