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工作经历,在我身上都有很强的复合性。
喜欢数学和逻辑,特别爱把所有事情系统化思考,但同时却又超级爱看电影,痴迷过俄罗斯文学和红楼梦。
我喜欢的事和做的工作都是多样性的,但我的心智上却有些疲于应付。
于是我就开始找方法。读书方法、思考笔记、知识体系等等。虽然这些方法我都探索得比较深入和系统,但事实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还好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几位老师,给我的帮助很大,这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
过去我探索的方法都过于拘泥于细节,缺少理念高度的指导,显现出散乱无效的特征。而我偶遇的这几位老师,却都给了我一些理念上的颠覆,对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影响至深,从根本上解决了疲于应付多样性事务的心智问题。
一、越读
第一个老师是郝明义。他写了一本书叫《越读者》。这本书解决了我关于海量的知识和目标之间关系的困惑。
书中有这样一段:“阅读,有各种存在的理由及意义。其中最动人、作用也最大的,还是阅读和理想或梦想结合的时候”。理解了这段话,从此我的阅读就不再枯燥,也不再会去计较自己的某些“无用功”阅读是不是浪费了太多时间的问题。因为,此时阅读本身就成了“我存在”的一部分。
书中还有这样一段:“只有懂得超越界限的读者,才能尽享广阔天地里的一切丰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对信息获取的焦虑有时甚至会让人害怕去开始一次阅读。理解了这段话,就不会给自己设限,不怕错过机会,也不会担心过晚,如有此心,就在此刻。
二、跨界
实际上郝明义已经提到了跨越界限的话题,但是对我影响更深的,是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他有一本书叫《无形的大陆》,写于2000年。这本书解决了我关于思维受限的困惑。
德鲁克是世界第一的管理大师,阅读他的作品,不是简单地知道管理上的名词或方法,而是获得一种穿透心灵的快感(醍醐灌顶),对管理的理解,他就是神。而大前研一在我眼里能排名世界第二,他对管理的贡献应该是他思维的敏锐、前瞻和效用。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在2005年出版,全球畅销。可实际上大前研一在2000年出版的《无形的大陆》已经十分深入透彻地把相关的主题表达出來了。《无形的大陆》提出了新大陆的概念,新大陆是有形空间、无边界空间、网络空间、高倍增空间的四度空间。因此,这本书除了提出《世界是平的》的全球化(无边界空间)概念,还有”互联网思维“的网络空间概念,还是”金融杠杆思维“的高倍增空间概念。相信大家现在能够认可我对他思维敏锐、前瞻和效用的评价了吧。
《无形的大陆》强调变革和开放看问题的方式,让我深刻感受到,新经济环境下,跨行业、多职业、多种角色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绝不能把它们当作自身发展的一种限制。
三、专业主义
还是大前研一。他在2005年出版了一本书《专业主义》。这本书解决了我关于专注的困惑。
虽然我兴趣广泛工作多样,我还是觉得自己必须有所长。怎么在不设限地培养兴趣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加深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主义》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专业主义》给出了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感情,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我想这段话已经给出了关于专业能力最全面最准确的描述。我也一直以这个标准培养自己两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并十分有成效。
四、创意人生
关于这一点有两个老师对我影响至深,妹尾河童和李欣频。他们解决了我关于兴趣与职业之间关系的困惑。
妹尾河童是日本的一位舞台设计家,但他更为中国人所熟识的应该是他的《窥视》系列图书。
《窥视工作间》中C.W.尼科尔在反窥河童中说到:说是窥视不仅是单纯地“看看”,而是要像夏洛克.福尔摩斯那样把我的工作、生活、想法、生活方式都置于他的放大镜下来观察。对,妹尾河童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用他的好奇心和独特的视角发掘出事物最有趣的一面。
我最喜欢他的《窥视印度》,可以说是我看过最好的游记。
李欣频是台湾的”广告文案天后“,然后又基于兴趣,做老师、演讲、作家、旅行家等等。
李欣频有一次在深圳图书馆做了演讲,说到”我非常喜欢文字,包括阅读与写作,于是在文字旁边加上我的兴趣:创意、广告、旅行,这加起来就变成副专长,例如:广告文案、旅行文学、创意书等等。我开始是加两三个兴趣,慢慢越加越多,变成七到八个副专长,每隔两、三年我会把其中两三个移开,会放一些新的进来。为什么要移开?是因为那两三个我已经很熟练了,我不需要再去努力经营了“,这段话基本概括了她的创意人生理论。
另外,她在演讲中还提到”我不会把自己当成一个看电影的人,这叫消费者,从现在起你们可以学习自己成为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当你看了一样东西,看一本书,看一个电影时,你已经有很多很多创作的想法,一个创意者看一个作品,可以激发出10个不同的剧本,这叫生产者。消费者是坐在那边一直等结局发生。消费者和生产者有很大的差别,我看完一部电影后会有写5本书的想法,这是生产者,但消费者是只是花了这个时间,花了这个钱,有了一些感觉与评语,然后晚上睡了一觉,什么都没有了。“
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妹尾河童一样,用最真挚的心和最深入的爱,去发掘出自己喜爱事物的最好一面。然后,像李欣频一样,把发掘出來的美好,创作成自己的作品,做一个生产者而不是简单的消费者。最后,让这些自己生产的作品产生价值,就打通了爱好到职业的路径。
五、总结
成长道路上偶遇的这几位老师,先后解决了我关于知识获取、思维受限、专注、兴趣与职业的关系等方面的困惑,让我更好的生活、工作和成长,做更好的自己。
希望这几位老师也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