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正经历史专业毕业的学生,以前居然没有读过曾国藩的传记,实属憾事,愧对于自己的专业!
偶然间朋友的推荐,我开始阅读《曾国藩传》,虽然刚阅读的一小部分,但是却醍醐灌顶,忍不住写下一点自己的体会!
曾国藩曾连续参加了七次科举考试,才中了秀才,中了秀才第二年他就参加了举人考试,结果一考即中。后来他又考中进士,又在“朝考”中被选拔进入翰林。
是什么原因使得她考七次才中秀才,考举人却一考即中呢?那就是“尚拙”。
01 越笨拙越努力
上溯到曾国藩家族多少代,也不曾有一个秀才,他的爸爸也是屡战屡败,考了十几次,最终在四十三岁的时候才考中秀才,可见遗传基因非常一般。
在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不仅没有考中,而且还被“悬牌批责”,就是他的文章被贴在榜单的旁边,当作文理欠通的典型,这对他来说就像当众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他自己也说这是她平生第一大挫折。
当全家都在庆祝爸爸考中秀才的时候,他却自己钻进书房再也不出来了。他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第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太笨了,连小偷都听他读书背下来的内容,他却一晚上都背不下来。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他有一股天生的倔劲,“悬牌批责”虽是耻辱,但是更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想屡考部第,重复过去的老路肯定是行不通的,既然考官说他的文章文理不通,那怎么个不通法?
他把自己的历年写的文章与他人的文章进行对比,他总结处自己的问题,自己写的东西过于拘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于是,下面最重要的就是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经过一年的苦学,他比以前更加坚定自信,他苦苦反思,学了十六年的他,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他悟到了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把道理讲通讲透。
考试时他没有急于下笔,而是先在脑中构思整体脉络,下笔时在文笔上细细打磨,他觉得比之前每一次发挥得都好,果然他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中。
这就像我们平时经常跟学生说的,不怕你笨,只要努力,就能考上大学。学生之所以体会不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之所以不能认同这句话,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02 愈挫愈奋
艰难的科举经历使得曾国藩越遇到挫折,越能激起斗志!
“悬牌批责”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漫长的考试生涯是痛苦的,但是,其中的经验教训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让我们拨开云雾去见月。
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经常告诉自己不能在同一件事上犯两次相同的错误,更不要因为总是做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就着急的放弃,我们应该做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做。
历史上的另外一个有名的人物洪秀全,与曾国藩一样,参加了很多次科举考试没有中,但是,在第四次失利后,就彻底的放弃了科举,转而创立拜上帝教,走上了与曾国藩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可见,洪秀全的“逆商”不如曾国藩,曾国藩的抗击打能力更强一些。
现在的学生很显然逆商指数都不高,从小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小时候摔倒磕碰了,怨天怨地怨桌椅,却没有人告诉他们摔倒后应该怎么办?
考试没考好,家长不敢说老师不敢说,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却没人帮他分析哪些知识点没掌握,没我有人告诉他也许是他并没有努力。
更没有人告诉孩子,面对挫折应该迎难而上,面对困难应该不抱怨不气馁,面对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挫折教育比鼓励教育更能培养孩子的坚强勇敢。
03 死磕到底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现在的人追求走捷径,办事巧妙,花费的力气越少越好,有的人为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曾国藩认为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因为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所以比别人更虚心,更愿意付出,他们不懂投机取巧,遇到问题只知道用心钻研,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考举人和进士却很顺利,是因为她基础打得牢,并且通过深刻反思,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开了窍,后面就顺利了。
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最后就走的越快。做事不走捷径,按照笨拙踏实的方式去做,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要学会了才肯罢休,死磕到底。正所谓“重剑无锋”,表面上看起来迟钝,实际上锋利无比。
我们所教的学生有很多是初中没有好好学,中考前认真学习了两三个月,然后考上了一个分数线较低的学校。在他们看来,学习简直不要太轻松,学几个月就能考上。
报着这种心态开始了他们的高中生活,高一高二不好好学,那些学习的学生被他们笑话痴和傻,对到高三都来得及这个“真理”深信不疑,殊不知差距已悄然拉开。
高考后,面对分数,如果他们尚有那么一丢丢的后悔,说明他们意识到了,人生的路走过的都算数,他们在高三甚至有的到高考前几个月才忙乎的事,人家已经忙了两年了,他们如何追赶?如果还没意识到这些,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只能自求多福了。
尚拙,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人生哲学,做事不能只想着不绕弯子走捷径,要坚忍踏实,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