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来访者平等。把来访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独特个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看待。是处理咨询关系的理性部份。
尊重表现在对来访者的态度和言行中,如平等,礼貌,信任,真诚,保护来访者隐私等。
首先尊重的第一要素是平等。
平等是不容易做到的,面对处于和我们平等阶位的人,日常打交道的同事和朋友,多少时候是真的在心中平等对待呢。再则仰望高位的人,我们能保持平常,平等心吗。那么对各方面更低我们一层的人,比如道德瑕疵者——犯人,我们能平等看待吗?
说到这,想起一个人,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也,他做到对自己平等,一颗平常心,何其可贵。
面对来访者,我们要从人性的角度,无论对他本身做为一个人,他的人格,价值所应持的尊重,平等,我们确实不能保证做到。来访者,是求助者,而他之所以求助一定是在生活里面遇到了很多烦恼,痛苦,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绝大多数都会招到社会其他人的轻视,对于咨询师,他是一个弱者。
表面的平等,我们还是容易做到的,但是,能发自内心吗,如果我们不是发至至诚,其实对方是很容易感受到的,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不利的。
所以这里对咨询师的素质就有了很高的要求,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心理规律的深刻理解,能否发自内心的,把无条件的尊重渗透在咨询的每个环节,作到对来访者处处平等对待。
我们有了这种认知,但从认知上升变成你发自内心的态度,却是一个非常艰难,困惑的过程。我们要时常体会,每一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生活情感,他的需求,他的思想。我们不认识到个体的独特性,又如何真正做到平等对待。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融洽,信任的合作关系的基础。没有尊重,就失去了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
来访者是带着求助愿望而来的,在咨询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心理位置。对来访者的尊重,可以有效地增加来诊者对咨询和咨询师的信任。
因为自身认知与行为的非适应性,来访者在现实中往往会遭遇尊重需要的缺失。对来访者的尊重,是一种很好地给予来访者心理支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