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1
各种育儿经、各路专家是不是早给你输入了这样的认知:孩子小时,家长一定一定要多给ta读书,这样,孩子长大后,才爱看书,喜阅读,成绩好?
给孩子读书,是不是早就成了你的睡前功课?尽管很困很累,但,为了孩子,是不是一直在坚持?
哦no,亲,拜托,醒醒吧:最近有本叫《魔鬼经济学》的书说,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和孩子成绩好、爱阅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没有~没有!
2
还有几个因素,也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同样和成绩好坏没关:
孩子参加了学前教育计划
家庭完整
父母带小孩定期去博物馆
小孩经常看电视
父母经常体罚小孩
怎么样,是不是都很熟悉,一度感觉和孩子成绩息息相关?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的确与成绩好坏关系不大。
3
拿我来说,小时候,我是个“电视迷”,总爱追剧。那时还没有有线电视,县城的电视台会在节假日或寒暑假集中播电视剧,从早8点到晚8点,我常常连续12小时不动地儿看电视剧,剧中情节、人物关系弄的门清,可我的功课照样很好,总是名列前茅;
再比如,说不清身边有多少孩子曾上过学前班,进过早教课堂,参加过学前教育计划,但最后成绩好的孩子却屈指可数。
可见,我们直觉上认为的、与孩子成绩相关的种种,实际却未必。
4
《魔鬼经济学》这本书还提到,孩子成绩好的几个因素:
父母学历高
有比较高经济地位
母亲生第一胎的年龄在30岁以上
小孩出时生体重比较轻
父母在家讲英语
父母会按时参加家长会
家里有藏书
怎么样,很多也没想到吧?
5
其实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小孩有帮助的因素,都是在描述父母本人的特点,也就是“父母是个怎样的人”。
比如学历高,有较高的经济地位,讲英语,按时参加家长会,而家里有藏书,说明父母自己爱读书,而不单是给孩子读;
相反,对孩子没有帮助的因素,都是“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事”,
比如,给孩子读书,家长却不一定真的爱看书;带小孩定期去博物馆,父母不一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而只是想让孩子接受熏陶;同样道理,让孩子参加学前教育,可能父母觉得自己不大在行,把孩子交给教育机构就万事大吉了。
因此,想孩子成绩好,“父母是个怎样的人”,比“做什么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更重要,话说起来有些绕,但道理其实很简单:想教育孩子,父母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想让孩子爱读书,父母首先要爱读书,不是给孩子读一读睡前读物,就ok,孩子自然就喜欢读书,这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奏效,大些自然就不好糊弄,孩子会说,你让我看书,你说看书这好那好,说看书能收获知识,找到乐趣,为什么不在书中找乐,却总看电视、玩手机、搓麻呢?
孩子要是真的这样问起你,你要怎么回答呢?
无言以对,有木有?
6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痕的教育”。
看不到父母怎样教孩子为人处世,怎样督促孩子学习,但孩子从父母身上已学到太多,从父母那复制,粘贴,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
身教胜于言教,教育孩子,先端正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才是最直接有效和健康的教育方式。
孩子看的,不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不是父母让孩子做,自己却不做,不是对孩子和对自己两套标准,两个要求,那样的话,孩子一定不接受。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先要做怎样的人,
一万句话,远不及一个真实的行动,与天下父母共勉!
【版权说明】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 转载协商 违者必究
喜欢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