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词大家不生疏吧。造句张口就来,一见到心中偶像,那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追根溯源,竟然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出自《小雅•车舝》,通篇是喜气洋洋的新郎官在快乐地吟唱娶亲之事。你看走在大路上,仰头就能看到高山,眼前四马并排走,六根缰绳拉手上恰如琴弦,不禁手痒弹一曲。这喜气究竟是荡漾到何等程度,才会把缰绳当做琴弦来弹?
I 服了 U。
到底什么时候发生了转变呢?原来,始作俑者是太史公司马迁。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问题来了,当喜不自禁、心情荡漾时,我还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吗?
用出来后,到底是贻笑大方,还是“此中有真意,欲辨,掉书袋”?
在找到答案前,看来我只能用“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先荡漾一下。
——————————————————
《诗经·小雅· 车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译文:
德如高山人敬仰,德如大道人遵循。
四匹公马并排走,六根缰绳如琴弦。
如今新婚遇见你,我心从此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