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所有制下的渔村的故事。
一、渔村的故事。
有一个渔村,有一千人,每天在岸边打鱼可打四条鱼,总产量4000条。忽然从天而降一条渔船,其中一人发现了。他如果开船到海里打鱼,可以打更多的鱼,而这个人是个集体主义者,他决定对渔船实行“集体所有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二、集体所有制的含义。
一是经济上的平等,二是政治上的平等。他说:所有在船上工作的人,有平等的经济权,平均分配每天打到的鱼。所有在船上的人一人一票,有平等的政治权,来决定是否让想上船的新人加入。
三、集体所有制下,“平均产量”决定集体成员的数量。问题,最多有几个人能上船呢?
船上有一个人时,能打6条鱼比岸上4条多,这个人边际产量平均产量都是六条鱼。
第二个人上船,带来的总产量是16条鱼,其边际产量是10,高于第一个人的6,因为船上两个人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有分工合作,他们的效率是提高的。第一个人是会让第二个人上船的,因为经济平等权问题,平均产量从6条,到了8条。
他们会让第三个人上船吗?也会,当第三个人上船时带来的边际产量下降了,但平均产量还是维持8条鱼。那么原来两个人会让第三个人上船的。
会让第四个人上船吗?第四个人上船,第四个人的边际产量,进一步下降,平均产量会从8变成7.5,原来三个人每天可以分到8条,现在要下降,那么原来船上的三个人,会拒绝第四个人上船。
四“上船费”换取集体成员权
第四个人想上船,可分到7.5条,但原来的人不让他上怎么办?他可以偷偷贿赂原来船上的人,给船上的人每人半条鱼,好让他们三人的平均产量维持在8条鱼不变,而自己仍有六条,比岸上的收益会好,所以,如果他这样做,他能够挤上船的。
当然,贿赂这个词挺难听,能否换一个说法,叫“上船费,入会费,见面礼,会员费…”,都可以,不管怎么样,原先美好的经济平等权被打破了。但实际上,船上原来的三个人和第四个人,他们的实际收益都增加了。
那么结论是:在集体所有制下面,当每个人都平均分配他们收入的时候,船上的人数规模偏小,外人会有打破规则新上船的积极性,而船上的人也有收取贿赂或补贴让外人进来的积极性。
五、择校费和奖学金的集体成员权解释。
同样的道理用到学校上去,不同的学校,如根据学生平均成绩攀比的话,学生的人数会偏低,因为成绩低于平均分的同学想进来的话会拉低平均分。但成绩低的人想进来有什么办法?行贿,给里面的人补贴,多交一点学费,我们可以不叫行贿用好一点的词,叫“择校费,赞助费,插班费”。
如果教育部门说不准收择校费赞助费插班费,学校还是有办法的,毕竟好处就在那儿。他们可以把那些更高的学费称为标准学费,然后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返还一部分的学费,称之为“奖学金”,这事情不就办妥了吗?其实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是实施价格歧视最厉害的地方,不同的学生收不同的学费很常见。美国很多大学本科收费一点都不手软,其中一部分补贴研究生,因为研究生替学校争光,做出尖端研究成果。本科生要蹭这个光,就得付钱。
城市的居民也一样,外来的移民想要享受相当福利的城市,如何说服原居民同意呢?可以交一笔“户口增容费”嘛
六、“顶替制”让成员关心集体企业的长远利益。
船上的三个人忽然发现,如果把船升级换代,例如安装一个gps,渔船就可以到更远的海里打鱼,捕到的鱼会更多。但问题是,升级换代得两年时间,而两年时间有两位老员工就退休了,在决策时肯定会反对升级换代。也就是集体所有制里行使的是成员权,每一个成员只关心他所占有的资源,在其成员权益仍有效的范围内产生的收益,超过这个有效期,资源带来多少收入他们不关心。
(有什么办法让成员多关心这个渔船的长久权益呢?给期权给一点未来的股票。但这不是集体所有制的产物,是私有制下的。)
有个办法,是很多过去很多国家地区实施的,针对工人对工厂生产和工厂设备不关心的问题,就是让子女顶替他们的工作。许多人批评子女顶替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职业的方法,但在当时的约束下,子女顶替是增强集体所有制下,成员对集体资源关心的一个好办法。
七、集体所有制下资产交易的成本更加高昂。
在中国大部分的农地,实际上就是集体所有制,它既不是政府所有,也不是家庭或个人所有,而是村集体整体所有。在土地是村集体所有情况下,每当要发生交易,交易的成本非常的高。
待续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