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论语

反问论语

文:Recycler

25/111,5493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这么枯燥为什么会快乐?学习和锻炼身体是一个道理,学习费脑子,锻炼费力气。在有些人看来,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之所以不被人认可,关键是学习和锻炼的回报周期比较长。并不像玩游戏,吃美食当下就能感受到满足和幸福。学习和锻炼注重的是日积月累,需要时间才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好处。学习的枯燥是暂时的,只要忍受过去,就会得到蜕变。有些东西来的快去的快,有些来的慢去的慢。就好像美食和减肥,就看你怎么选择。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孝的人必定不犯上。这是哪门子道理?孝和忠是两回事吧。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总结出来的,也许孔子之前古人太淳朴,有孝的人都懂的尽忠。那些不忠的人往往是不孝的。因此可以总结这句话。孔子之后再过两千年,在看看历史,总能找到反例,爱家的不一定爱国,要不然怎么会有农民起义。爱国的就爱家这样理解也有点片面,自始至终甘心利他的人,这样的人很少,也想不出例子,只是偶尔的行为会出现爱国胜于爱家。孔子说的这句话,当做是大多数的经验统计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绝对的如此认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在古代,能说会道是种毛病,让人感觉轻浮。如今,巧言令色是种生存本领,很多工作就需要能说的人。能说会道并不妨碍一个人有仁心,说的什么做的什么是两套标准。也许是我曲解了巧言令色的含义,孔子说的是那些说话浮夸的人,并不是我所说的哪些能说会道的人。如此理解,浮夸的说话就是一种不仁的行为,这样就可以理解全句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要真的思,而不是形式。现在还有真思的吗?都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聚在一起喝喝小酒。这就是我们现在追远的目的。我们真的要思,思美好的过往,思道德行为。唯有此,才是追远的目的。哪些可有可无的形式,如同虚设。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要注重思,轻形式。一旦形式轻视了,就没有人重视追远这件事。思和形式同样重要。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车没了零部件无法行驶,如同车死了。人没了信用,依然可以存活。只能说这个例子举得不合适。应该把信用比作车的装饰,有信用车可以更亮丽而吸引人。或是把信用比作车的修理工,因为有了信用车可以走的更远。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假如有十样礼,每过一个时代会变换,淘汰一样,也许许多时代以后,就没有一样存在了。哪来的底气说可知百世?顺应时代的变化,才是不变的真理。就算是孔子所追求的仁道,在今天看来还是稀缺货。由此可见孔子可以推断,两千年后,依然需要仁道。这个我信服。再过几万年呢?还需要不需要仁道呢?不敢打包票。可以想象,都是只能机器,人与人之间极少交往,谈不上仁道了。但是孔子所说的可知,也只是限于十世。孔子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十世之后还是需要的。今天,我可以预测,三百年后,大约十世,孔子的思想的精华依然还是需要的。再往后就难说了。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找个精神依托而已,何必分该不该祭拜。一般祭拜的都是自己的祖先,祭拜别人的祖先,有点谄媚之嫌。但是今天看来,不论是不是自己的祖先,人们缺少一种对未知的敬畏之心。你可以敬畏现实的偶像,也可以敬畏无形的鬼神。只要还有敬畏,这个人出现问题,就还有可以挽救的机会。就怕哪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没有什么能震住他。引发的后果就是胆大妄为。通贯历史,人们都有所敬畏,敬畏实际的物品,随着物品的消失,敬畏而消失。只有那些敬畏无形的鬼神,才可以始终如一的警醒自己。这就是宗教信仰。因为无形,形状只存在每个人的意识中,随人而亡。又会在另一个人心中产生。人类生生不息,意识不曾消失,宗教信仰就一直持续下去。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这里翻译有两种,一是认为孔子不懂。而是认为孔子懂故意给他们难看。我更倾向于后者。孔子是懂礼仪的,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警醒哪些不懂礼仪的人。这算是孔子在官场的生存之道,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不直面痛击别人的缺点。我到是认为,孔子此处揣着明白装糊涂,虽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为了自己地位,缺少一些直脾气。看来孔子是有点良心的社会腹黑学鼻祖。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里孔子说的礼和忠,有没有前后顺序,还是并列关系?我认为这很重要,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次序很重要。君主都在抱怨,臣子不忠,让我如何以礼。臣子在想,君主不礼,让我们如何以忠。旁观者看来,这么麻烦干什么, 同时礼和忠就可以了。说的容易,做起来就难。这并不像猜拳,相差几微秒之内可以认可为同时。礼和忠都需要一些时间的来验证的,并不是空口说说而已。更何况人还有一点怀疑的成分。不经历多次,怎么知道对方的真实心意。如果按先后顺序,应该先以礼,毕竟君主就一个人,他控制他的思想比较容易。臣的人数多,达成统一意见比较难,只能作为被动。先感受到君主的礼,再回报以臣子的忠。如此才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现在确实一直迷茫于谁先谁后的问题,都不肯让步。我的建议,人少的先让步。两方矛盾,总有人要先放下个人执念,先为和平解决问题迈出第一步。没有这点智慧和牺牲精神,什么事都谈不妥。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这句话用的好就是谦虚,用不好就是推脱。现代人用这句话更多的表现推脱。真才实学的人少了,虚怀若谷的更少,更多的是平庸的人。能说一声无法胜任,也算是行善。不会滥竽充数引发一系列恶意的结果。现在人连看清自己的实力,推脱的人都少见。更多的是什么也不懂,打肿脸充胖子,满嘴胡说八道,能把莫须有的事编造的像真的似得。如此对社会的危害更是恶劣。更甚至,这些人还不认错,还振振有词的辩解,都归结为其他因素。一如既往的胡说八道。回头看看,不能做实实在在的说声不会,就已经是帮了自己大忙了。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把自己的心境用比喻表达出来。知道是个玩笑话,可惜弟子子路信以为真,是傻还是淳朴呢?孔子明知子路淳朴是个直人,是故意还是无意说出这番话,让子路表态。也许是无意,但是子路信以为真。孔子发现自己的话引起了子路误会,将计就计紧接着一个玩笑话就化解了。其实作为一个偶像人物,说话做事要注意分寸。虽然聪明的弟子能听明白你的意思,还有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同学,只能信以为真。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个人意见,将会影响个人及周围人的思想。莫乱说话,谨记。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不谦虚。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为什么不当面拒绝?是不是学的孔子?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乐山乐水不一定,这里有另一套断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动,山是静。知者因为动而知识丰富,感受到快乐。仁者因为安静没脾气,所以容易长寿。这样解释较好的一点。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我们会遇到这件事,早上十点钟,有人问吃饭了吗?回答吃了。然后就惊讶,午饭吃的这么早。解释道是早饭。有人问孔子某人知道礼吗?孔子在脑子里检索,某人知礼。有人就争辩,有件事就是不知礼。孔子说是那件事啊。正义和礼一样,有绝对的有相对的。绝对的不允许有一点点错误。正如有人质疑某人因为某事而不算知礼。孔子认可的是相对知礼。人无完人,只要能做到绝大数知礼,就算是知礼了。绝对的知礼固然可喜,但是很难达到。孔子知道自己理亏只能认错。培养一个绝对知礼的人固然重要,但是在普通人群中,普及相对礼仪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对于那些一心向往绝对知礼的人,还是要有敬佩之心。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人鬼生死,并列的词,并不是因果的词。因为没吃过面包所以不知道馒头的味道,很显然这个因果关系不成立。难倒知道人事就会知道鬼事吗?人事不知,鬼事不知,都不知晓。生和死一样是并列的词,并不是因果关系。我们很常用两个并列关系的词组成因果关系句子,这点逻辑问题一定要注意。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的前提是有碗饭吃,人最基本的就是吃饭生存,连最基本的都保证不了,如何谈人类的延续?人只有吃饱了才有精力想这想那。如果没有一口粮食,选择什么都没意义,都是要饿死的命。如果有极少的粮食,只能保证一个人生存。我想活下来的一定是偷奸耍滑之人,讲信用的人早饿死了。孔子的这句话有点局限性,只有保证基本生存粮食的前提下,去掉多余的粮食,可以讲信用。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德是风无德是草,反过来对吗?德是草,被风一吹,来回摇摆,风大起来,草被折断了腰。风再大时,草被连地皮一起卷起。道德太脆弱,是人后天形成的群体间协作的理念。而人性与道德是相反的。如此解释我认为更好一点。按照我这样比喻,就失去道德的意义了。这里故意夸大了道德自然,无德根基的薄弱。现实,却是相反。道德基础薄弱经不起人性的诱惑。道德只能硬撑。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百年基业,恶人一朝败坏。成立百年基业,却要数代努力。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积极入世拯救这样的无道社会还有意义吗?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也有孔子不知,不确定的事。这其实是一种怀疑精神。面对历史,即是板上钉钉的历史,我们也应该保持怀疑。怀疑其还有几万之一的可能性。听到的不算,看到的不错,这只是暂时的,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衡量。如果这一生却是坚持这样的言行。并且亲眼看见亲耳听到。这样只能作为自己的认知。但凡是道听途说,或是历史记载,都要抱以怀疑的态度。孔子辨认的界限以自己眼见为准,如果看到某人做了十件好事,背地做了百件坏事,在孔子眼里,如何分辨好坏呢?至于那些见不到周公,尧舜禹,孔子又是如何断定他们为人的呢?只是从史书看到,从民间谣言听到,就可以下结论?你是如何肯定的?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有点狂傲。天下只有他最厉害。智慧的人都知道人外有人,就当孔子喝多了说胡话。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说子游的城民过于认真,子游讲了大道理小道理都可以教育人,孔子连忙说开玩笑。开玩笑并不是随便开玩笑的,玩笑话从内心潜意识的流露。我说你长的像仙女,然后连忙解释这是玩笑话。 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都是当下意识的表达。当感觉对方情绪变化,就急忙解释是玩笑话。双方呵呵一下,事就过去了。但这句玩笑话却是能真实反应内心的想法,这种话没法正式说,也无法隐藏,只能通过玩笑话表露出来。这里,孔子其实就是瞧不起这帮人用这高级教育方式,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只适合使用低级的教育,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可以用高级教育。虽然教育不分贵贱,但是因材施教还是必要的。孔子潜意识中认为,老百姓不适合高级教育。但事实上,老百姓也能接受高级教育。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只是限于智力的不同,并没有考虑被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有些老百姓就是喜欢高级教育,这又能怎么办?笑话不能随便说,错了就错了。不要用玩笑话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这里可见孔子的两大弊端,一是爱面子,对于外人可以认错,却不愿意在徒弟面前丢面子。二是不实在,宁可变换说话,也要赢得面子。

以上,是按照我个人对论语的解读后,找出的一点问题。由此可见孔子也有不少问题。当发现这些问题,我们并不必失望,而是应该庆幸,我们和孔子一样有很多毛病。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历史宣传是一方面,也许孔子真的做了这么多的仁德之事。我们和孔子的起点一样,只要沿着孔子的思想轨迹,也能成为当代圣人。我们都在哀叹这百余年没出圣人,以后也更难出圣人。只因为我们把圣人的目标看的太高,认为一个普通人成不了圣人。这就大错特错。孔子孟子老子朱熹王阳明,先是为人,正因为想的多,做的多,坚持道义,所以才被我们称为圣人。只要把圣人拉下神坛,找到我们彼此的劣根性,我们就有更多的动力去追赶他们。我们现在和圣人唯三的区别,就是缺读书,缺目标、缺行动。因为缺读书,所以我们在智慧上不及圣人。因为缺少目标,所以把时间用在生活零散的事情上,把精力用在太多与目标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缺少行动,我们就只是嘴上说说,永远迈不出第一步。我们和圣人就差这三步,只要自己想,你也会成为圣人。

~~~~~~~~太长不看~~~~~~~~~

简版:反问论语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