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区块链挺多的,以以太坊为首,还有很多说得很厉害的,这里就先分析一下它们的白皮书,相当于做总结啦
以太坊——这个不用问,基本上所有公链都是在其基础上扩展的
NEO——小蚁,这个也算看上去比较靠谱的了
ONT——本体网络,这个和NEO感觉是一家
NEO
NEO有这么几个优点
- 数字身份
- 出色的智能合约设计
- 共识机制DBFT
数字身份 这个主要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个人、组织、事物的身份信息。NEO说自己可以兼容PKI,这个具体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智能合约 最大特点是无缝对接现有的开发者生态。开发者无需学习新的编程语言,就能用 C#、Java 等主流编程语言在熟悉的 IDE 环境(Visual Studio、Eclipse 等)中进行智能合约的开发、调试、编译。而且NEO 的通用轻量级虚拟机 NeoVM 具有高确定性、高并发性、高扩展性等优点。
共识机制 这个采用的是dpos+PBFT的结合,采取了议员议长机制。主要是为了解决每秒交易过少的瓶颈。
我们来看一下NEO对自己的定位
2008 年一位自称 Satoshi Nakamoto 的人发布了比特币,并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在比特币系统中,Nakamoto 使用了一套脚本系统来帮助用户更加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账户和转账流程,这套脚本系统成为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系统的雏形。
2014 年一位叫做 Vitalik Buterin 的少年发布了以太坊,它提供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系统,使用这套系统可以创建各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应用。
NEO 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及应用平台,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智能合约系统 NeoContract,并在系统底层提供了数字资产 NeoAsset 与数字身份 NeoID 等功能,使得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开展资产数字化业务,而不仅仅是在区块链上创建原生代币。
NEO contract
数据源
NEO 向智能合约提供了两种确定性的数据源:
(1) 区块链账本
合约程序可以通过互操作服务来访问到整个区块链上的所有数据,包括完整的区块和交易,以及它们的每一个字段。区块上的数据都具有确定性和一致性,所以可以安全地被智能合约访问。
(2) 合约存储空间
部署在 NEO 上的每一个合约都有一个仅可由该合约本身来存取的私有存储区,NEO 的共识机制确保了每一个节点上的存储状态都是一致的。
对于需要访问链外数据的情况,NEO 没有提供直接的方式,需要通过交易来将链外数据发送到链内,从而转化成以上两种类型的数据源,才能被智能合约所访问。
并发
此外,合约之间的调用关系必须是静态的,这样做就是希望程序的行为被完全固定,这样就可以对多个合约进行动态分区,从而实现并行化执行的能力。
NEO要求每一个合约都显式地申明自身可能会调用哪些合约,从而使运行环境能够在运行合约程序之前,先计算出完整的调用树,并根据这个调用树来对合约的执行进行分区
高性能
除了刚刚提到的并发以外,智能合约的执行环境会对合约的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分析执行环境的性能时,有两个指标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是指令的执行速度,第二是执行环境本身的启动速度。对于智能合约而言,执行环境的启动速度往往要比指令的执行速度更为重要。智能合约中较多是一些甚少涉及 IO 操作的逻辑判断指令,这些指令的执行速度很容易得到优化。而智能合约每次被调用,都必须启动一个新的虚拟机 / 容器。因此执行环境本身的启动速度(启动一个虚拟机 / 容器)对智能合约系统的性能影响更大。
NEO 采用了轻量级的 NeoVM(NEO Virtual Machine)作为其智能合约的执行环境,它的启动速度非常快,占用资源也很小,适合像智能合约这样短小的程序。通过 JIT(即时编译器)技术对热点智能合约进行静态编译和缓存可以显著提升虚拟机的执行效率。
虚拟机
NEO的虚拟机设计看上去还是很不错的,NeoVM 提供了一套简单而实用的指令集,用于构造智能合约程序。按功能划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 常数指令
(2) 流程控制指令
(3) 栈操作指令
(4) 字符串指令
(5) 逻辑运算指令
(6) 算数运算指令
(7) 密码学指令
(8) 数据操作指令
值得注意的是,NeoVM 的指令集中内建提供了一系列的密码学指令,如 ECDSA、SHA 等算法,以优化智能合约中用到密码学算法时的执行效率。此外,数据操作指令直接对数组及复杂数据结构提供支持。
放图:
虚拟机架构
具体的就不说了,给个介绍吧
BTW,NEO支持合约调试、而且是以插件方式在主流IDE内直接编译的。
NEO的共识机制
NEO采用的是一种拜占庭容错算法
全局账本仅由记账节点来维护,因此系统中的普通节点不参与共识算法,但可以看到完整的共识过程。
关于共识过程,可以参考一下共识机制图解,比较直白了
NEO的比较值得注意的特性就放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