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
---节选自赵周《这样读书最高效》
1、我的问题在哪?
关于读书的方法,我摸索了好久,看过很多大V的文章、相关的书籍,有收获,也有提高,但感触不深。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不一定每一道都对你的胃口,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在这本书中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读书方法,而是让我走出了一直以来我的读书误区:“我一直认为看书要看懂,还要记住,很多时候,一句话我都要反复看几遍才肯罢休。”你可能会问:“这么做错了吗?”,当然错了! 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是你自己。一直以来,我是以学校教育的思路,而不是以成人学习的思路来读书,想想是应试教育害了我啊(玩笑)。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思路,前者偏学术,后者偏实用;前者利于通过考试,后者重在用于实际。前者适用于学院教育,后者适合于自主学习;前者适合普通教育,后者适合成人教育。那作为成年人,我们到底要怎么读书呢?
2、成年人的优势
经验。成人和青少年的根本差异,就是成人具有丰富的而且不断增加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作为学习资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有效的读书时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利用学习者经验的效果比你想象的要大的多,方法也要容易的多。
实践。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中,成人的学习更倾向于实用。学习内容与我的社会角色、工作岗位、面对的问题关联越强,他的学习度就越高。所以选择学习内容首要考虑“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是否用的上”。因为成人学习更多的是就一种问题中心的学习而不是学科中心的学习。就像我在读的这本书一样。
3、从“读书”到“拆书”
拆书帮:让读书变得容易、轻松、有效。想要做到这些需要用到成人学习的3个核心环节:阅读、引导促进、拆为己用。也就是说在我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读一段书中的片段,当你对这个片段的知识理解之后,开始针对这个片段开始回顾自己的经验(经验可以作为读书笔记记录下来),并且有意识的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这样一个过程下来,你会得到以下几点好处:
1、挑选书中重点片段阅读,节省读书时间,提高效率
2、有目的阅读,印象深刻,内化于心
3、联系自己经验,反思自己,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本书,在书中有更多的拆书事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毕竟我才看了前两章的内容,有时间会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心得体会。 最后声明一下,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感觉驾驭文章的题目有些吃力,朋友们就谅解我一下,凑合看看,我会继续努力。如果对你们有一点点用,我就心满意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