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一下虚与实,也是有味道的。
做,往往成就了实;想,常常流于虚。
实常与诚相连,叫实诚,体现为一是一二是二的特点;虚常与夸相连,叫虚夸,给人夸夸其谈夸大其辞的印象。实诚,容易变成固执拘泥,灵活不够;虚夸,较容易得到灵活轻盈,却总让人无法放心。实,给人有重量的感觉;虚,给人以空灵的印象。
实,往往给人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体;虚,常常让人不踏实,看不到摸不着,全凭想象,充满了不确定。
人,往往喜欢实,拒绝虚。
不单是人,动物也如此,找个地方,打个洞,栖息下来,就觉得安全,内心踏实;若没有洞,大山任你走,天下任你游,今天睡在这,明天睡在那,自由自在,内心反而会没着没落,空空荡荡,很不踏实。
人也好,动物也好,大都很在意有“房屋”这样狭隘的实,不会喜欢“天当被地当床”这样迂阔的虚。实,容易给人束缚;虚,可以自由发挥。
追求实,容易陷入陕隘,变得拘泥固执;喜欢虚,容易陷入大而无当,变得空洞无物。
面对世界,想要建立,就必须选择切入点,进行实操,无法不狭隘;若一味喜欢虚,可大气磅礴,豪爽无比,若要变成行动,还得找到实,当成抓手,落到实处。
实与虚,是一对矛盾,我们容易割裂它们,偏向一端。
把世界比作是个苹果,你开口咬它的动作,就是实,虽体现出狭隘,但没有这样的狭隘,你就不能很好的处理它;只对苹果做出审视或想象,就停留在虚的状态中,到头来,苹果是苹果,你是你,互不搭架。
我们不喜欢狭隘,但狭隘却像地心引力一样,是无法回避的。能够意识到狭隘,就已并不算很狭隘;能够意识到迂阔,就已并不算很迂阔。怕就怕,已然狭隘中,却并不知道,就成了真狭隘;已然迂阔中,却不自知,就成了真迂阔。
儒家主张入世,偏实,仁义礼智信,都是建设,一旦建起来,都成了实,容易固化;道家佛家,偏虚,主张放下,追求空灵,一旦行动起来,似乎自由很多,让人生似水,随时世而塑形赋态,充满了不确定,容易空空荡荡。
过去了的属实,无法更改;未来的属虚,充满无数的可能。
执着于实,容易刻板;看重了虚,容易浮荡。实,常化为有;虚,常体现为无。实与虚,需要兼顾,调和好两者,成就的就是人生的艺术,割裂了,就是人生的缺憾。
搞艺术的,有一条规则,叫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实实虚虚,虚虚实实,以至于无穷无尽。